保儒守捉城
唐置,属维州。在今四川理县东北。后废。
唐置,属维州。在今四川理县东北。后废。
在今湖北竹山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86房州: 矾石山 “在竹山县北。旧云山有矾石,其白如雪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9竹山县 “上庸山” 条下: “其在县北十里者曰矾石山,旧产矾。”
又名阳人聚。战国楚邑。在今河南汝州市西四十里。《战国策·韩策二》:“郑强为楚王使于韩,矫以新城、阳人,合世子以与公叔争国。”《史记·秦本纪》:庄襄王元年(前249),“东周君与诸侯谋秦,秦使相国吕不韦
或说即上仓城。在今河南通许县西。《水经·渠水注》:“八里沟水又南径石仓城西。”《寰宇记》卷1陈留县:“《城冢记》:‘郑庄公理开封东南,筑此城,积仓粟,因名盛仓城,盛与石音相似,故号石仓城。”
唐宝应元年(762)改金满县置,属庭州。治所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二十五里破城子。贞元中为吐蕃所据,县废。古县名。唐宝应元年(762年)改金满县置,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萨尔县北破城子。为庭州及北庭都
在今青海贵德县西北黄河以北地区。《后汉书·西羌传》:永元十三年(101),烧当羌迷唐复还赐支河曲,将兵向塞,周鲔等“兵合三万人,出塞至允川,与迷唐战”,迷唐败走赐支河首。
西汉置,属巨鹿郡。治所在今河北隆尧县东十二里旧城乡。东汉废。北魏太和十三年(489)复置,为南巨鹿郡治,后改为南赵郡治。隋仁寿元年(601)改名象城县。
①《尚书·禹贡》 扬州:“三江既入,震泽底定。”《周礼·职方》 扬州: “其川三江。”汉以后各家解释不一:(1)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以今江苏太湖尾闾吴淞江为南江,安徽芜湖市至江苏宜兴市间长江通太湖的青弋
明置,在今宁夏灵武县境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2兴武所: 高桥儿寨 “在所西南。正德初,总制杨一清言: 宁夏花马池、兴武营,直抵高桥三百余里,为寇入边门户,诸部多屯牧其处”。
即内蒙古伊克昭盟鄂尔多斯左翼中旗。清顺治六年 (1649) 置,驻地即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(阿腾席连镇)。民国间属绥远省,1954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。1958年与扎萨克旗合并,改设伊金霍洛旗。旧旗名。1
在今福建福清市西。《舆地广记》、《舆地纪胜》皆作竹山。《方舆胜览》卷10福州:石竹山“在福清县南一里,有林真君玄光炼丹于此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福州府福清县:石竹山在“县西二十四里,山多竹树,青葱插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