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担山
在今江西泰和县西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56吉安府:传担山“在泰和县西五十里。山极高峻,路甚隘窄,攀援转置而后可过。其西南又有石笋峰,尤峻拔,下有通天圣岩,旱则于此祷雨”。《清一统志·吉安府一》:传担山“在泰和县西北五十里。……西南有石笋峰,尤峭拔,下有九龙潭及玉溪泉,泉凡四十八窍,至岩前复合为一”。
在今江西泰和县西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56吉安府:传担山“在泰和县西五十里。山极高峻,路甚隘窄,攀援转置而后可过。其西南又有石笋峰,尤峻拔,下有通天圣岩,旱则于此祷雨”。《清一统志·吉安府一》:传担山“在泰和县西北五十里。……西南有石笋峰,尤峭拔,下有九龙潭及玉溪泉,泉凡四十八窍,至岩前复合为一”。
即今长江北源楚玛尔河。在青海治多、曲麻莱二县境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:那木七图乌兰木伦河“源出锡津乌兰拖罗海山东北三百余里巴颜喀喇得尔奔山,东南流六百余里入木鲁乌苏”。
三国魏黄初中置,属徐州。治所在郯县(今山东郯城县北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枣庄、郯城及江苏赣榆、东海、新沂、连云港等市县地。西晋复改东海郡。
1913年改黄平州置,属贵州镇远道。治所即今贵州黄平县。1923年直属贵州省。在贵州省东部。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。面积 1669 平方千米。人口33.6万。辖5镇、9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新州镇。因田地平
即迦摩浪迦国。在今马来半岛北部。一说在今缅甸南部勃固附近。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 卷1作郎加戍国。
明洪武十四年 (1381) 于故复州置,属辽东都司。治所在复州城 (今辽宁瓦房店市西北复州城镇)。清初废。
春秋宋邑。在今河南睢县西三十里匡城乡。《春秋》: 文公十一年 (前616) 夏,“叔彭生会晋郤缺于承筐”。杜注: “宋地,在陈留襄邑县西。” 《战国策· 齐策二》: “犀首以梁为齐战于承匡而不胜。”
①在今山西浮山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1浮山县:龙角山在“县南三十五里。两峰对峙,旧名羊角山,唐武德中改今名。其东南峰有珍珠洞,又有华池,山之南麓跨翼城县界”。②在今湖北大冶市南,与阳新县交界处。《舆地
1922年由张北、商都两县析置,驻康保 (康巴尔,今河北康保县)。1925年升为康保县。
即今广东肇庆市东北五十里广利镇。明万历《广东通志》卷46:高要县有广利墟。
本於潜县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 作於灊。治所在今浙江临安县西六十四里于潜镇。唐复为於潜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