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伏龙山

伏龙山

①在今浙江慈溪市东南六十余里龙山镇。宋《宝庆四明志》卷18定海县:伏龙山在“县治西北八十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定海县:伏龙山“首尾跨东、西两海门,状如卧龙。南去龙山所十里,屹临水漈,为舶必由之道,盖龙(山)、观(海)两卫之咽喉也”。

②在今湖北省襄阳县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82襄阳府:伏龙山“在襄阳县西南三十里。……曾巩知襄州日,祈雨此山”。

③在今四川蓬溪县西南蓬莱镇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55遂宁府:火井“在长江县客馆镇之北二里伏龙山下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1蓬溪县:伏龙山在“县西二百里。其山盘曲,形如伏龙。下有火井。《异物志》:山下地洼若池,以火引之,有声隐隐出地中,少顷炎炽。夏月积雨停水,则焰生水上,水为之沸,而寒如故。冬月水涸,则土上有焰,观者至焚衣裾”。

④在今陕西延安市西北。《寰宇记》卷36延州肤施县:伏龙山“在县西北五里。南北一带,按山形似卧龙,是上郡之名山”。


古山名。又称箬山。在今浙江省慈溪市东南。明嘉靖三十五年(1556年),官兵败倭寇于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烟堡

    明置,在今湖南炎陵县东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0酃县: 黄烟堡 “有衡州卫官兵戍守”。后裁。

  • 蛤仔难社

    又作哈仔难。即今台湾省宜兰县。清乾隆间范咸 《台湾府志》 卷1: “ (自山朝社) 又上至蛤仔难诸社,深箐鸟道,至者鲜矣。” 清嘉庆十六年(1811) 于此设噶玛兰厅。光绪元年 (1875) 改为宜兰

  • 宝方山

    一名宝胜山。又名资胜山。在今湖南武冈县东南二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62武冈军: 宝方山 “在济川门外。有岩洞八所,一栖真,二上屏,三太保,四朝阳,五迎阳,六芙蓉,七隐仙,八花乳,龙甲、神像皆滴乳所成”。

  • 萨纳珠山

    在今新疆皮山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叶尔羌》: 萨纳珠山 “在叶尔羌东南,萨纳珠东南,自英额齐盘至此,东西延亘,为叶尔羌南境诸山,皆由葱岭分支,东南行六百余里,接和阗南境”。

  • 羊林部

    唐南诏置,属拓东节度。在今云南嵩明县南二十六里杨林镇。宋大理属善阐府。蒙古宪宗七年(1257)改羊林千户,元至元十二年(1275)改杨林县。

  • 龙颈墟

    即今广东清新县西北龙颈镇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:清远县西北有龙颈墟。

  • 汾源县

    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岢岚县置,属岚州。治所即今山西静乐县。大业四年(608)改为静乐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岢岚县置,治今山西省静乐县。属岚州。隋大业四年(608年)改为静乐县。

  • 须水县

    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属管州。治所即今河南郑州市西三十里须水镇。贞观元年 (627)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置,治今河南省荥阳市东须水镇。属管州。贞观元年(627年)废。

  • 拔达岭

    一名凌山。又作勃达岭、凌岭、绫岭。即今新疆乌什县西北别迭里山口。为唐时通往西域的重要山隘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温肃州: “又西北三十里至粟楼烽。又四十里度拔达岭。” 玄奘赴天竺经此。古山名。又称凌山。

  • 罗城山

    在今湖南临武县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临武县: 罗城山 “山势如城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