任城国
东汉元和元年(84)分东平国置,封东平王刘苍子尚为任城王。治所在任城县(今山东微山县西北)。辖今山东济宁附近地。三国魏为任城郡。西晋复为任城国。永嘉后废。
东汉元和元年(84年)封东平王刘苍子尚为任城王,析东平国置任城国,治任城县(在今山东济宁市东南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省济宁市附近地区。三国魏改置为任城郡。西晋复为任城国。东晋时省。
东汉元和元年(84)分东平国置,封东平王刘苍子尚为任城王。治所在任城县(今山东微山县西北)。辖今山东济宁附近地。三国魏为任城郡。西晋复为任城国。永嘉后废。
东汉元和元年(84年)封东平王刘苍子尚为任城王,析东平国置任城国,治任城县(在今山东济宁市东南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省济宁市附近地区。三国魏改置为任城郡。西晋复为任城国。东晋时省。
在今河北滦南县南六十里大庄河。旧为青河入海处。明置刘家口关。清设把总驻守。
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镇东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昭化县: “东有嘉陵江,其津口曰桔柏津,渡口关在焉。”
即单马锡。今新加坡。《郑和航海图》 作淡马锡。
①唐贞观八年 (634) 析龙标县置,治所在今湖南黔阳县西南四十里卧龙岩。《元和志》 卷30郎溪县: “在郎溪之侧,因为名。” 天授二年 (691)属沅州,开元十三年 (725) 属巫州。大历五年(7
即今新疆若羌县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卷3:婼羌县,“近有四百余户,二千余人,始设卡克里克县丞。光绪二十九年升为婼羌县。无城郭牙署,官租民房而居”。
即姑蔑。在今山东泗水县东四十余里卞桥南。《春秋》: 隐公元年 (前722),“公及邾仪父盟于蔑”。杜注: “蔑,姑蔑。”古邑名。又作眛、姑蔑。春秋鲁邑。在今山东省泗水县东。《左传》隐公元年(前722年
即今甘肃镇原县之茹河。源出宁夏固原县界,东南流经县南, 至庆阳县界入蒲河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3:彭阳县有大胡河。
又作巴浪宗。即白朗宗。在今西藏白朗县西北白郎学。见“白朗县”。
西晋置,属南郡。治所即今湖北石首市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:石首县“取县北石首山为名”。南朝宋废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置,属荆州(后改江陵府)。元属中兴路。明属荆州府。民国初属湖北荆东道。1932年直属
元至元中置, 属威楚路。 治所在今云南双柏县西南嘉。明改置嘉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