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仙游寺

仙游寺

在今陕西周至县东南三十五里马召乡黑水河畔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隋文帝杨坚在此建仙游宫避暑。仁寿元年(601)命大兴善寺释童真和尚送舍利至仙游宫建塔安置, 改名仙游寺。唐咸通年间改为三寺,一寺早毁,今存二寺,分隔在黑水南北两岸。南岸为仙游寺,通称南寺。现存正殿五间,前后有大小古塔四座,最大者名法王塔,为七层方形砖塔。北岸为中兴寺,通称北寺。1998年因修西安市引水工程对法王塔进行拆迁,在塔身天宫出土了石棺、鎏金铜棺、葫芦形琉璃瓶和三枚舍利子;在地宫内出土了石函、黑釉瓷熏炉、鎏金铜棺、直颈琉璃瓶和十枚仁寿舍利子等珍贵文物。


在陕西省周至县城南15千米马召镇黑水河畔。寺院三面青山环抱,一面碧水环绕,风景清幽,磊落天然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隋文帝杨坚在此建仙游宫避暑。仁寿元年(601年)十月,命大兴善寺释童真和尚送舍利至仙游宫建塔安置,改名仙游寺。唐大中年间改为三寺,黑河南岸为仙游寺,又称南寺;北岸为中兴寺,又称北寺;另一寺在宋代已毁。寺在唐、宋两代最为鼎盛。明天顺六年(1462年),由西域喇嘛桑加巴主持,复修扩建,改名普缘禅寺。清康熙二年(1663年)、乾隆和道光年间以及民国初年都进行过不同程度的修葺。现存清代大雄宝殿一座,面阔5间;东西厢房20间;隋代法王塔和明清时期和尚墓塔4座;明天顺六年所铸大铁钟一口。法王塔为四方形七层密檐式砖塔,高27.78米。1998年8—10月,因修西安市引水工程对法王塔进行拆迁。在塔身天宫内发现了石棺、鸿雁衔瑞草纹鎏金铜棺、葫芦形琉璃瓶和3枚舍利子;在地宫内出土了石函、黑釉瓷熏炉、鎏金铜棺、直颈琉璃瓶和10枚仁寿舍利子等珍贵文物。南、北寺之间有黑水潭,又名五龙潭,水深不可涉,唐代诗人岑参有“石潭积黛色,每岁投金龙”诗句。唐、宋两代文人学士如卢纶、吴道子、王勃、白居易、陈鸿、王质夫、岑参、李商隐、苏轼、苏辙等均到此游览,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。唐元和元年(806年),诗人白居易任周至县尉时,在此写下了文情并茂的不朽诗篇《长恨歌》。北宋嘉祐七年(1062年)苏轼任凤翔通判时曾两次游仙游寺,寺内现存有苏轼写的“客远红尘丛中,到此俗缘尽了;堂开白云窝里,从兹觉岸齐登”对联一副。法王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华崶镇

    一作华封。清置,即今福建华安县治华崶镇。有龙溪县丞驻此。1928年于此设立华安县。

  • 富尔河

    在今吉林敦化市西南。源出富尔岭,东南流合古洞河。《清史稿· 地理志》 桦甸县:“富尔河合古洞、黄泥、蒲岑诸水注之,为上两江口。”

  • 均山

    在今福建德化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泉州府德化县:均山在“县东北百八十里。山势峭拔,延广数十里”。

  • 回銮寺

    在今山西介休市西南四十里兴地村附近的绵山脚下。原名空王灵溪寺。唐太宗欲登绵山礼佛,至此回銮。后僖宗赐名“回銮寺”。五代时遭兵火,北宋建隆三年(962)重建,敕名兴国寺。金天会至大定年间于故基重建。大殿

  • 洞澡水

    唐代通海城路上的要站。在今云南个旧市北四十里倘甸。

  • 章乡侯国

    本作童乡。西汉置,属勃海郡。治所在今山东乐陵市西北。东汉废。《寰宇记》 卷65饶安县“章乡” 条下引 《十三州志》 云: “童即章字相类。章乡盖在饶安县东南二十里童乡亭。”

  • 营前市

    即今福建长乐市西营前镇。清时闽县县丞驻此。民国初改置县佐。

  • 打枪坝

    在今四川重庆市和平路西段五福宫右侧。旧为清代绿营射击场。1927年3月27日中共重庆市负责人杨闇公组织数万人的群众集会,抗议英、法枪击南京及刘湘向外借款,遭到军阀刘湘血腥屠杀,史称“打枪坝事件”。

  • 龙口集

    即今河南新蔡县北三十八里龙口镇。清尹耕云《豫军纪略》卷2:咸丰八年(1858)一月,清军“退守新蔡之龙口集”。

  • 东卤池

    在今陕西蒲城县南二十里。《汉书·宣帝纪》:宣帝少时,“常困于莲勺卤中”。宋敏求《长安志》卷18蒲城县:东卤池“在县南二十里……唐大历十二年东池生瑞盐, 后敕禁断, 盐不复生”。即“卤中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