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汉铁路
北京至汉口。原名卢汉铁路,因起点站原定在北京卢沟桥,故名。清光绪二十三年 (1897)动工修建,至三十二年 (1906) 建成,全长1214.5公里。因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,比、法、英三国将卢汉路由卢沟桥筑至北京前门站,遂改称京汉铁路。今为京广路北段。
京广铁路北段(北京—汉口)的旧称。由卢汉铁路改称。
北京至汉口。原名卢汉铁路,因起点站原定在北京卢沟桥,故名。清光绪二十三年 (1897)动工修建,至三十二年 (1906) 建成,全长1214.5公里。因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,比、法、英三国将卢汉路由卢沟桥筑至北京前门站,遂改称京汉铁路。今为京广路北段。
京广铁路北段(北京—汉口)的旧称。由卢汉铁路改称。
即今甘肃境内渭水支流漳河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 漳水 “水出西南溪下,东北至彰县南,……又东北径新兴县北。……又东北注于渭水”。《清一统志·巩昌府一》: 漳水 “在漳县南。本名彰川,又曰鄣水,皆以县名也
即今江苏大丰县驻地大中镇。1942年于此置台北县。1951年改名大丰县。
大石河支流。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1顺天府:龙泉河“源自房山县大安山下,西南流与琉璃河合,河宾有金盘宁宫”。
在今贵州凤冈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2龙泉县: “青竹崖在县治东北。一名深箐。”
在今甘肃武威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3凉州卫 “扒里砦” 条内: 苦水墩 “在卫西。嘉靖初,官军大破西海寇于此”。
隋开皇六年 (586) 置,治所在阳信县 (今山东阳信县南七里)。大业二年 (606) 改沧州,后又改渤海郡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改棣州,寻废;贞观十七年 (643) 又置,移治厌次县 (今山东
今广东徐闻县西南角尾镇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18雷州徐闻县:“徐闻县仍将隶角场作县治。本县于乾道七年复置。”
在今四川松潘县东南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松潘卫: 金蓬山 “在卫东南五里。《志》 云: 羌人金蓬者昔居此山”。
亦名和滩。在今四川万县市西南六十里长江中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9万县: 大江 “湖滩水势险急,春夏泛溢,江面如湖”。《宋史·孟珙传》:嘉熙中,“大元兵度万州湖滩,施、夔震动”。即此。
①南朝宋侨置,属南梁郡。治所在今安徽寿县东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129寿州寿阳县,“废崇义县在县东南三里。《宋略》 云: 太初元年迁金镛人于寿阳,号为崇义县”。北魏为梁郡治所。隋废。②隋开皇中置,为衡州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