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五松山

五松山

在今安徽铜陵市西南四里。唐李白《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》:“我来五松下,置酒穷跻攀。征古绝遗老,因名五松山。五松何清幽,胜景美沃州。萧飒鸣洞壑,终年风雨秋。响入百泉去,听如三峡流。”《舆地纪胜》卷22池州:五松山“在铜陵。李太白名曰五松山,因作诗以美。今五松山有窦云院及李翰林祠堂”。


在安徽省铜陵市市区。铜陵别称五松即得名于此山。北临碧波荡漾的天井湖,南仰巍峨葱茏的铜官山,西隔玉带河与长江相望。据史料记载,因有株苍鳞老干、青翠参天的“一本五枝”古松而得名。景色宜人,唐代诗人李白曾在此漫游和寓居,并赋诗赞曰:“我爱铜官乐,千年未拟还,要须回舞袖,拂尽五松山。”“五松何清幽,胜境美沃洲。萧飒鸣洞壑,终年风雨秋。响入百泉去,听如三峡流。”后人为纪念李白,在此建太白书堂、太白楼、太白祠。历代名人如王安石、苏轼、黄庭坚、李纲、王十朋、汤显祖等相继慕名来游,题诗作赋。“五松胜游”被列为“铜陵八景”之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莲池集

    即今河南沈丘县 (槐店镇) 南十八里莲池乡。明嘉靖 《沈丘县志》: “莲池集,在治 (今县东南五十四里老城镇) 西四十里。”

  • 向都县

    1917年以向都、都康、上映三土州合并设置,属广西田南道。治所在向武(今广西天等县西北向都镇)。1928年直属广西省。1952年并入镇都县(1957年改为天等县)。旧县名。1917年由天保县承审之向武

  • 永平路

    元大德四年(1300)改平滦路置,属中书省。治所在卢龙县(今河北卢龙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长城以南的陡河以东地。明洪武初改为平滦府。元大德四年(1300年)改平滦路置,治卢龙县(今属河北)。辖境相当今

  • 南郢州

    ①北魏正光、孝昌间置,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境。西魏废帝三年 (554) 改为归州。②南朝梁置,治所在光城郡 (治今河南潢川县南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潢川县东部、南部及光山县南部。隋开皇初废。南朝梁置,治赤石

  • 大石山

    ①在今内蒙古乌审旗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长庆元年(821),“灵武节度使李进诚奏败吐蕃三千骑于大石山下”。胡三省注:“大石山在鲁州东南。鲁州,六胡州之一也。在灵武西河曲之地。”②在今山东莱芜市东南十三

  • 东胜堡

    ①北宋筑,在今陕西府谷县东北。南宋李焘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:仁宗庆历元年(1041),民乏饮水,麟府将张亢“以(府)州东焦山有石炭穴,为筑东胜堡”。即此。②明置,属海州卫。即今辽宁海城市西北开河城。《清

  • 九疑鲁观

    即今湖南宁远县南五十五里鲁观瑶族乡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末罗瑜

    古国名。一译末罗游洲。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占碑附近。唐咸亨三年(672),我国僧人义净赴印度时, 曾在此居留二月。公元7世纪末为室利佛逝所兼并。宋为三佛齐之地。但此后又曾复国。 《元史》所载与中国

  • 牛岩铺

    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北鹿鸣乡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89彭水县:牛岩铺“在县北一百里”。

  • 巴东县

    ①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乐乡县置,属信州。治所在今湖北巴东县西北长江北岸旧县坪。《寰宇记》卷148:巴东县“在巴之东,因以为名”。大业初属巴东郡。唐属归州。北宋太宗时移治今巴东县。南宋时尝移江北旧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