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梦山
俗名观山。在今陕西勉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汉中府一》:云梦山“最高处有云台观。观东一里曰飞仙崖,石峰壁立,高三百五十五丈。崖下曰白龙洞,深数步。下有石池,水自上滴入, 不溢不涸”。
在山西省交口县境内。海拔1800余米。属吕梁山脉。山上松、柏覆盖,依山势自然石窟建有多处神宫庙宇。明嘉靖十二年(1533年)《重修云梦山庙宇碑记》:“隰郡城北六十里,有峻岭重山,悬崖峭壁,林壑幽隐。上有龙泉一脉,漱石潺潺,入春则帘水珠垂,经冬则水凝玉柱,旁有石洞幽深莫测。”山间盛产中药材百余种和珍禽褐马鸡。
俗名观山。在今陕西勉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汉中府一》:云梦山“最高处有云台观。观东一里曰飞仙崖,石峰壁立,高三百五十五丈。崖下曰白龙洞,深数步。下有石池,水自上滴入, 不溢不涸”。
在山西省交口县境内。海拔1800余米。属吕梁山脉。山上松、柏覆盖,依山势自然石窟建有多处神宫庙宇。明嘉靖十二年(1533年)《重修云梦山庙宇碑记》:“隰郡城北六十里,有峻岭重山,悬崖峭壁,林壑幽隐。上有龙泉一脉,漱石潺潺,入春则帘水珠垂,经冬则水凝玉柱,旁有石洞幽深莫测。”山间盛产中药材百余种和珍禽褐马鸡。
明置,治所在今四川理县西五十里。后废。
明成化二十三年(1487)分安吉县置,属湖州府。治所在今浙江安吉县西南孝丰镇。以乡名县。正德二年(1507)改属安吉州。清乾隆三十八年(1773)复属湖州府。民国初属浙江钱塘道。1927年直属浙江省。
①古蒲阳山。在今河北顺平县西北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完县:白崖山“峰峦秀拔,四面多白石,因名”。②在今湖北荆门市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78荆门军:白崖山“在城北三十五里紫盖山之首”。③在今四川重庆市西
又名积石山、小积石山。在今甘肃永靖县西南杨塔乡境内黄河北岸。炳灵寺开凿于此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黄河北有层山,山甚灵秀,山峰之上立石数百丈, 亭亭桀竖, 竞势争高, 远望๒
在今内蒙古卓资县东南水泉凹村附近。清为察哈尔右翼镶红旗驻地。
即今山西洪洞县北杨堡村。《清一统志·霍州》 “梗壁堡”条下:“杨堡,在(赵城)县南十里。”
在今河南浚县东北。《汉书·沟洫志》 载贾让治河策: “河从河内北至黎阳为石堤,激使东抵东郡平刚; 又为石堤,使西北抵黎阳、观下; 又为石堤,使东北抵东郡津北; 又为石堤,使西北抵魏郡昭阳; 又为石堤,
即天津桥。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皇城正南洛水上。唐孟郊有 《洛桥晚望》 诗: “天津桥下水初结,洛阳陌上行人绝。” 储光羲有 《洛桥送别》诗。即“天津桥”。在今河南省洛阳市旧城西南。唐孟郊《洛桥晚望》
元代西藏地名。《元史·百官志三·宣政院》 载: 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,其属附见有搽里八万户。《汉藏史集》 (藏文版) 载乌思藏十三万户中,搽里八 (蔡巴) 为乌思地区 (前藏) 六
在今江西大余县西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大余县: “西有郁林镇巡检司,治晶都村,后迁浮江隘,又迁黄泥港”。在今江西省大余县西。明初置巡检司于此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