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真山
一名五藏山、仙潜山。在今湖北武汉市蔡甸区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79汉阳军:九真山“即五藏山。九仙女炼丹于此”。又,仙潜山“即五藏山。咸通八年改为仙潜山。俗呼为九真山”。
在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中部、索子长河西岸。唐称仙潜山,宋称五藏山,明称九真山。传有九仙女炼丹于此得名,或云因“九峰相向,势如游龙”得名。西北—东南走向,由石英砂岩组成,海拔276米。林木以松、杉、栎为主,药材有党参、木通、牛膝等。山顶九真观遗址建有电视转播台。汉鱼公路从山南经过。
一名五藏山、仙潜山。在今湖北武汉市蔡甸区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79汉阳军:九真山“即五藏山。九仙女炼丹于此”。又,仙潜山“即五藏山。咸通八年改为仙潜山。俗呼为九真山”。
在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中部、索子长河西岸。唐称仙潜山,宋称五藏山,明称九真山。传有九仙女炼丹于此得名,或云因“九峰相向,势如游龙”得名。西北—东南走向,由石英砂岩组成,海拔276米。林木以松、杉、栎为主,药材有党参、木通、牛膝等。山顶九真观遗址建有电视转播台。汉鱼公路从山南经过。
即今湖北宜城市东官庄。清光绪 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 宜城县东有官庄集。民国 《湖北通志》 卷34宜城县: 官庄集 “旧名望江集,在城东十五里”。
北宋置,属安远县。在今广西钦州市西北茅岭江西岸。《宋史·交趾传》:大中祥符二年(1009),“广南西路言,钦州蛮人劫海口蜑户,如洪砦主李文著以轻兵袭逐,中流矢死”。
汉上林苑中的离宫。在今陕西长安县西北斗门镇一带。《汉书· 东方朔传》: 建元三年 (前138),武帝微行始出,“从宣曲以南十二所,中休更衣,投宿诸宫,长杨、五柞、倍阳、宣曲尤幸”。颜师古曰: “宣曲,
春秋楚邑。在今河南唐河县南六十六里湖阳镇。《水经·比水注》 引 《竹书纪年》 曰: “楚共王会宋平公于湖阳。”古邑名。春秋楚邑。即今河南省唐河县西南湖阳镇。《水经注·沘水》引《竹书纪年》:“楚共王会宋
即今江西余干县西北鄱阳湖中康山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5饶州府余干县: 康山镇 “在县西康郎山上。有巡司,隆庆中废”。
在今湖北秭归县西北归州镇西。《宋史·孟拱传》:南宋嘉熙三年(1239),蒙古自蜀窥峡州,孟璟“调金铎一军迎拒于归州大垭寨”。即此。
在今辽宁盖州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7盖州卫: 青泉山在 “卫南九十里,或曰泉山也。……或云: 今复州卫城南四十里有龙泉山,即故泉山”。
在今新疆昌吉市南。《清一统志·迪化州》: 孟克图岭 “在昌吉县南。山脉自哈屯博克达山,东行三百余里,至此冈峦特峻”。清徐松 《西域水道记》 卷3: 孟克图岭,“准语,孟克,经久之意。山雪经年不消,故名
①在今四川绵竹县东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名胜记》卷9绵竹县:“(马尾)河出无为山。宋淳熙间有碑云:群雁排空,成‘无为’二字,因名。有河水出焉,流如马尾,因名马尾河也。”②即今贵州都匀市南清水河上游。《方舆纪
即今四川高县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高州:“旧治怀远砦,正德十三年迁治中坝。”(1)集镇名。在陕西省城固县西北部。属小河镇。人口200。清宣统二年(1910年)建于砖溪河中游平坝,故名。主产稻、小麦、油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