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路右翼前旗
即赛音诺颜部右翼前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布尔根省赛汗西北,哈努依河东岸。
即赛音诺颜部右翼前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布尔根省赛汗西北,哈努依河东岸。
西晋宣帝司马懿陵。在今河南偃市北邙首阳山上。《晋书·宣帝纪》: 三国魏嘉平三年 (251),葬于河阴,“于首阳山为土藏。……武帝受禅,上尊号曰宣皇帝,陵曰高原,庙称高祖”。
辽清宁中置,治所在混同县(今吉林松原市东三岔河镇东北石头城子)。金废。
在今广西忻城县境内。明时为十寨之一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境内。参见“十寨”。
南朝陈置,属汉阳郡。治所在今湖北黄陂县西南。隋废。
隋开皇三年(583)改巫县置,属信州。治所即今四川巫山县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巫山县:“隋加‘山’字, 以巫山硖为名。”大业初属巴东郡。唐属夔州。《新五代史·前蜀世家》:永平四年(914),“荆南高季
唐置,在今四川会理县西南河口乡。一说今四川攀枝花市东南。唐贞元十四年 (798),内侍刘希昂使南诏经此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巂州: “又经菁口、会川四百三十里至河子镇城,又三十里渡泸水,又五百四十里至
在今江苏金坛市东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5常州府金坛县:万束陂,“《祥符图经》:陂宜稻,顷收万束,因名”。
①西汉置,属九江郡。治所在今安徽和县西。东汉明帝时沦为麻湖,移治今全椒县东十五里百子楼。三国时废。西晋复置,属淮南郡。东晋废。②南朝梁置,为西永宁郡治。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。北周改为漳川县。古县名。
①即今湖北广水市东部之广水河,为澴水上源之一。《清一统志·德安府》: 黄沙河 “在应山县东,南流入汉阳府孝感县界。一名环水。…… 《县志》: 黄沙水东南流,广港、月港水注之,至七里冈会东河”。②集镇名
北宋置,属湟州。在今青海乐都县东南湟水南岸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乐州:“东至把拶宗六十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