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东山关帝庙

东山关帝庙

亦名武庙。在今福建东山县城岣嵝山东麓。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(1389)。正德、嘉靖、万历及清康熙、同治、光绪年间均曾重修。庙依山而筑,规模壮观,远望似苍龙舞海。庙门宫殿式,用六根石柱斗栱构成,数百年来历经台风、地震,迄无损坏。庙中木雕石刻工艺精致。庙右为黄道周出生处,称“石斋故里”;左有钓鳌台、风动石、石僧拜塔、虎崆滴玉等名胜,摩崖石刻亦多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黑石岭堡

    明宣德三年 (1428) 筑,在今河北蔚县东南五十五里黑石岭村。清设把总驻此。

  • 永熙郡

    隋大业初改泷州置,治所在泷水县(今广东罗定市南百里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罗定市及郁南县南部地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改为泷州。隋大业三年(607年)改泷州置,治泷水县(今广东罗定市东南)。辖境约当今广东省

  • 苏基镇

    即今河北海兴县治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0盐山县图:东北有苏基镇。1965年于此设海兴县。在河北省海兴县中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109平方千米。人口2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苏基,人口2万。明永乐二年(

  • 聚宝山

    ①旧名石子冈。在今江苏南京市南,聚宝门外。宋 《景定建康志》 卷17: 聚宝山“在城南雨花台侧,上多细玛瑙石,俗呼为聚宝山”。②在今湖北黄州市北二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49黄州: 聚宝山 “在州治之后,

  • 永和

    即今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南十里永和大寨。旧为永和部落头人驻地。“永和”为佤语永绕的变音,“永”为寨,“绕”为森林,意即森林寨。

  • 下泺堰

    即堰头镇。即今山东济南市北洛口镇。《清一统志·济南府三》:堰头镇“在历城县东北二十里。亦曰下泺堰,亦曰泺口。即泺水入大清河处,筑堰以分其流”。即“堰头镇”。

  • 阿速那合站

    明改阿剌站置,在今吉林敦化市北。明《辽东志》卷9:纳丹府东北陆路有“阿速纳合”站。清改额穆和索站。

  • 阿勒楚喀城

    即今黑龙江省阿城市。因东濒阿勒楚喀河(即今阿什河)得名。有新、旧两城。旧城在今阿城市南之白城,即金上京会宁府故址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二》:阿勒楚喀城“旧城周二里。……雍正三年,设协领、佐领、防御官兵驻此

  • 东桃嶂

    在今广东东源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惠州路河源县:东桃嶂“在县北百里。孤峰高耸”。

  • 鹿寨村

    即今广西鹿寨县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永福县: 西南 “鹿寨有汛。县丞驻鹿寨”。1952年于此设鹿寨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