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二寺
在今山西阳曲县北北留乡小直峪村。始建于五代北汉乾祐九年(956)。北宋咸平六年(1003)重建。金明昌六年(1195)大修。元、明、清各代屡有修葺补建。现寺内其他建筑已毁,仅三圣殿和祖师塔幸存。殿南有元至元十三年(1276)建祖师塔一座。
在今山西阳曲县北北留乡小直峪村。始建于五代北汉乾祐九年(956)。北宋咸平六年(1003)重建。金明昌六年(1195)大修。元、明、清各代屡有修葺补建。现寺内其他建筑已毁,仅三圣殿和祖师塔幸存。殿南有元至元十三年(1276)建祖师塔一座。
在今河南洛阳市南郊二十六里龙山东山北麓。1981年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对该墓进行了清理,出土器物有三彩器, 单釉器, 陶、瓷器,金、铜、玛瑙器,一枚罗马金币及墓志等。安菩墓志不但提供了墓葬的确切年代(唐中
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北卧龙山。《方舆胜览》卷57夔州:义泉“源出卧龙山”。南宋王十朋《题卧龙山观音泉二十韵呈行可元章》诗云:“曰汲卧龙水,屡頳担夫肩。……官费接筒竹,民蠲沽水钱。丁零后来者,莫负义名泉。”
在今福建邵武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邵武府邵武县:刘师岭在“府南百二十里。路出建昌府。鸟道嵚崎,绵亘六七里,人以为病,戏名愁思。宋上官端义募众甃路,行者便焉”。
即广仁城。在今新疆霍城县北。清《林则徐日记》:道光二十二年(1842)十一月初七日,“至大芦草沟,此处有土城曰广仁城”。
在今黑龙江省东宁县西南。为绥芬河主流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东宁厅:“西南大绥芬河自汪清入,左合蛤蚂、黄泥、寒葱河、右苇子诸沟。又东北,左合小绥芬河,径城北,南大瑚布图河,北缘俄东海滨省,合小瑚布图河来
金贞祐二年(1214)升阳门镇置,属弘州。治所在今河北怀安县(柴沟堡)东北。元废。古县名。金贞祐二年(1214年)升阳门镇置,治今河北省怀安县东北。属弘州。元省。
即今河南罗山县东南二十四里竹竿镇。清乾隆《罗山县志》卷1《镇店》:“竹竿铺,东三十里。”
亦名八里郎。即今西藏洛隆县西八里。藏语意为帐篷山、牛帐篷山。当内地与西藏往来通道。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卷3:巴拉山“在硕板多西南,势平坦,上下约三十里,至巴里郎”。
即今贵州凯里县。明嘉靖七年 (1528) 置凯里安抚司。清康熙四十二年 (1703) 裁。四十五年(1706) 地入清平县。雍正十年 (1732) 设清平县丞驻此,又设凯里营。咸丰时,张秀眉苗民义军据
即今广东陆丰市东南碣石镇南浅澳村。清碣石镇驻千总于此。在今广东省陆丰市东南。清时设水师千总驻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