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若里
即今浙江长兴县东六里下箬寺村。《陈书·高祖纪上》:陈霸先“吴兴长城下若里人”。
即今浙江长兴县东六里下箬寺村。《陈书·高祖纪上》:陈霸先“吴兴长城下若里人”。
在今湖南江永县西南十五里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即今河南遂平县西南文城乡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元和十一年 (816) 六月,唐邓节度使高霞寓讨吴元济,“大败于铁城,仅以身免”。胡三省注: “即文城栅,以其坚不可破,故谓之铁城耳。”(1)在今陕西省洋县东
青海额鲁特之一。本准噶尔部游牧于今新疆天山以北地区。清乾隆二十年 (1755) 平定准噶尔叛乱,其遗族附牧于赛音诺颜者,曰额鲁特; 附牧于青海者,曰绰罗斯,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。因该部首领以 “绰罗斯”
在今湖南岳阳县 (荣家湾) 北。源出平江县北境,西流入洞庭湖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7岳州府巴陵县: 新墙河在 “府南六十里。发源相思山,自灌口注于洞庭湖”。古称微水。在湖南省东北部。源出幕阜山西麓,西南
古称盖马大山。即今朝鲜东北部之狼林山脉。 《后汉书· 东夷列传 · 》: 西汉昭帝时, “自单单大领已东, 沃沮、貊悉属乐浪”。 即此。古山名。即今朝鲜平安南道、黄海道
亦作青泥河。即今湖北襄阳县西北之清河。《陈书·章昭达传》: 南朝陈太建二年 (570),“萧岿与周军大蓄舟舰于青泥中,昭达……乘轻舟袭之,焚其舟舰”。又 《宋史·张顺传》: “襄阳受围五年,宋闯知其西
清康熙间置,属唐努乌梁海。治所在今蒙古国库苏古尔省乌鲁克穆河北岸。
在今河北临城县西南。《山海经·北三经》: 敦舆之山,“泜水出于其阴”。《元和志》 卷17临城县: 敦舆山 “在县西南七十里。泜水所出”。又《方舆纪要》 卷14临城县: 敦舆山 “一名幽淮山。南接太行,
清末由多伦尼托克安图,阿萨克、克列玉、克阿永、克叶尔济、克拉尔济、克典巴七族合并设置,驻牧地在安冲庄(今青海玉树县西北安冲乡)。为玉树二十五族之一。民国周希武《玉树调查记》卷上:安冲土司“东北以通天河
在今贵州黎平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1黎平府: 黄团驿在 “府东一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