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三道沟

三道沟

①即今吉林和龙市。旧属延吉县,1940年和龙县迁治于此。

②即今吉林珲春市东北三道沟河。河东有三道沟村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21珲春河支流有三道沟河。

③即今黑龙江省拜泉县东南三道镇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拜泉县:官商路“东南三道沟赴府(海伦府)”。民国时有县佐驻此。

④在今贵州安龙县西南。清有把总驻守。


集镇名。在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右翼中旗东部。三道沟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920。清乾隆年间建村,以山沟排列顺序取名。农产小麦、莜麦、谷子、胡麻等,畜产牛、马、羊、猪。有白土、造纸、综合加工等厂。有公路通旗城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土厂关

    明置,属广宁卫。即今辽宁黑山县西北白厂门满族镇。明《全辽志》卷1关梁:白土厂关“在广宁城北七十里,夷人入市由此”。清改置白土厂门。

  • 宽河镇

    ①北宋置,属商河县。在今山东商河县东北宽河街。②今山东茌平县西博平镇。北宋景祐四年(1037) 徙博平县治此。1956年撤销博平县,并入茌平县,改为博平镇。古镇名。即今山东省茌平县西博平。北宋皇祐四年

  • 凤羽县

    元至元十一年(1274)置,属邓川州。治所在今云南洱源县南二十六里凤羽。明初仍存,后废入浪穹县。古县名。元降凤羽郡置,治今云南省洱源县南凤羽镇。属邓川州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年)并入浪穹县。

  • 巴县

    ①北周武成二年(560)改垫江县置,为巴郡及楚州治。治所即今四川重庆市。《元和志》卷33巴县:“阆、白二水东南流,曲折如巴字,故谓之巴,因以为名。”隋开皇初为渝州治,大业三年(607)为巴郡治。唐武德

  • 台南市

    1920年日本占领期间设台南市,属台南州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仍设台南市,属台湾省。治所即今台南市。在台湾省本岛西南部、嘉南平原南部,西临台湾海峡。面积175.6平方千米。人口75.2万。辖东、南

  • 北陈郡

    北齐置,治所在今安徽合肥市西。隋开皇初废。南朝梁置,治长平县(今安徽寿县境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省寿县一带。或说北齐置,治今安徽省合肥市。辖境相当今安徽省合肥、肥东、肥西等市县地。隋开皇初废。

  • 正阶县

    南齐改令阶县置,属始兴郡。治所在今广东始兴县西七里。梁大同后废,移始兴县于此。古县名。南朝齐置,治今广东省始兴县西北。属始兴郡。梁大同后改置始兴县。

  • 郁 (鬱) 林府

    1912年改郁林州置,属广西省。治所在今广西玉林市。1913年改为郁林县。

  • 大桥镇

    ①即今江苏江都市东南大桥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江都县:“大桥镇在城东六十里。”②在今江苏海门市东南大桥镇村。《清一统志·海门厅》:通济桥“在大桥镇”。③在今江西弋阳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广信府二》:

  • 饮马池

    在今山西和顺县西北五十三里饮马池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3和顺县:饮马池“在县境西山之阴,水甚清澈,相传石勒饮马处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