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三水镇

三水镇

北宋置,属高要县。在今广东三水市西河口镇。明于此置三水县。1945年徙治西南墟(今三水市)。


(1)在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中西部。面积66.9平方千米。人口3470,其中瑶族约1000。是县内瑶族最多的镇。镇人民政府驻三水圩,人口580。因大吉水、永丰河、梅水冲三条小溪汇此,故名。原属永和、吉水、永丰三乡地。1962年大田冲至下必口一带划出设联合公社。1965年旺南、大旭山并入设三水公社,1983年改区,1986年设乡,1997年置镇。属大宁河上游(水口河)谷地。主产稻,并产木薯、生姜、茶叶等。县重点林区,林产杉、松,并有冬菇、笋干、蜂蜜等。有木材和农副产品加工等厂。有公路接323国道。(2)在四川省广汉市东南部。面积34平方千米。人口3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三水,人口3400。以境内青白江、石亭江、绵远河得名。1949年为三水镇,1950年改为乡,1958年为公社,1984年复置镇。产甘蔗、水果、花生等。有造纸、电器、制革、轻工机械等厂。为市东南商贸中心。广金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上书院大门和照壁、湖广会馆的山门和戏台、常乐寺内铁甲松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芦泉

    在今山西闻喜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1闻喜县: 黄芦泉在 “县东三十里,南流溉田入浮水”。

  • 灵丘

    ①战国赵邑,在今山西灵丘县东十里固城村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孝成王七年(前259),“赵以灵丘封楚相春申君”。即此。西汉置灵丘县。②战国时齐南境邑。在今山东滕州市东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:“孟子谓蚔&#x

  • 万全都司

    明宣德五年(1430)置,属后军都督府。治所在宣府卫(今河北张家口市东南宣化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内、外长城间的赤城、怀来以西和宣化、阳原县以北地区。地势险要,位于京师门户居庸关外,尤其在开平、兴和等卫

  • 苎溪

    ①在今福建同安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同安县:苎溪“在县西三十里。出莲花峰,东南流。县南有小同溪,出南安县南界洪岩山流合焉,又南入海”。明正统元年(1436)置巡司于此。②即今四川万县市之苎溪河(朱溪

  • 思达藏

    明代西藏地名。明代在乌思藏置都指挥使司,又在全境分封政教领袖五人为王分治辖地。永乐十一年 (1413) 封萨迦教派高僧为思达藏辅教王。《明史·西域三·辅教王》: “辅教王者,思达藏僧也。” 辅教王为明

  • 靖州

    ①唐武德初析协州置,治所在靖川县 (今云南昭通市北部靖安坝子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昭通市北部及大关县西部地。天宝后废。②唐武德五年 (622) 置,治所在高安县 (今江西高安县)。七年 (624) 改为米

  • 归思州

    亦作归恩州。唐置羁縻州,属桂州都督府。治所在履博县(今广西忻城县东南思练镇)。北宋庆历三年(1043)废。唐置,属桂州所领羁縻州。治履博县(今广西忻城县东思里堡)。辖境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东一带。

  • 巴东三峡

    在今湖北巴东县境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巴东县:“北滨大江, 自四川巫山县流入,东经门扇、东奔、破石,谓之巴东三峡。”

  • 林源山

    即临沅山。在今广东曲江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韶州府》: 林源山 “在曲江县北。一名临沅山。亦名洹山。…… 《旧志》: 在县北七十里”。

  • 城步砦

    北宋熙宁六年 (1073) 置,属武冈县。即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。明于此置巡司。弘治十七年(1504) 改置城步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