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仞山
在今河北易县西北九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易州:万仞山,“《志》云:在紫荆关南数里,高峻壁立”。
在今河北易县西北九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易州:万仞山,“《志》云:在紫荆关南数里,高峻壁立”。
在今山东梁山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23兖州府: 独孤山 “在郓城县东北五十里。孤峰独立。宋吕本中诗: 凄凉单马经行处,况是此山名独孤”。
即今四川邛崃市西南六十里火井镇。明置巡司于此。后移巡司于今市南二十里处。
①在今安徽含山县南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9含山县“龙洞山”条下:“太湖山在县南七十里。旧有湖,岁久湮废。山奇峰十余,削立秀挺,状如列戟。”②又作大湖山。在今福建闽清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福州府一》:太湖
即龟兹。国都在延城(今新疆库车县东皮朗旧城)。
明置,属松潘卫。在今四川松潘县北二十里。明曹学佺 《蜀中广记》 卷31 《边防记》: “高屯堡者, 在虹桥之内, 御寇之下, 谭之西, 正适中要地,实乃松镇以北之藩屏也。”
即今安徽定远县东南岱山乡 (岱山铺)。清光绪 《大清直省地舆全图》: 定远县东南有岱山铺。
①东魏天平初置,属林虑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林州市东南临淇镇。北齐废。隋开皇十六年 (596)复置,属岩州。大业初属魏郡。隋末废。②蒙古宪宗五年 (1255) 置,为淇州治。治所在鹿台乡 (即今河南淇县)。
①又名摄山、伞山。即今江苏南京市东北栖霞山。山分中峰、东峰、西峰三支,中峰最高,名凤翔岭。山中有栖霞寺。还有千佛岩、舍利塔、无量殿等古迹。《南史· 明僧绍传》: 南齐明僧绍弟庆符罢任,僧绍 “遁还摄山
唐置,故址在今山西阳曲县北三十里何庄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阳曲县“有赤塘关”。金置赤塘关镇。约在今山西省阳曲县北河庄一带。唐属阳曲县。
北魏永熙元年(532)置,为东秦州、陇东郡治。治所在今陕西陇县东南十六里。西魏改名杜阳县。北周明帝二年(558)迁治今陇县城。大象二年(580)复名汧阴县,仍为陇东郡治。隋开皇五年(585)改为汧源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