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黄公车盖

黄公车盖

黄公:汉代著名的清官黄霸。车盖;古代车上御风遮日的篷子。黄霸为人洞察事理、思维敏锐,熟悉法律。待人温和善良,谦让,知识面宽,善于领导下属官吏。在担任河南太守丞(佐官)时,处理公务合于法度,顺应民心,太守很信任他,官吏、百姓也敬重爱戴他。汉宣帝即位,因在民间时了解到由于官吏的暴虐给百姓造成的痛苦,听说黄霸执法公平,就调黄霸到京城长安任廷尉正(高级法官),多次审理判决疑案,在廷尉内认为公平恰当。后经谏大夫夏侯胜的推荐,宣帝提拔黄霸任扬州刺史。过了三年,宣帝发布诏令说:“任命扬州刺史黄霸担任颍川(今河南禹县)太守,俸禄为二千石,赐给特殊的高一丈的车盖,来表彰他的德政。”后以“黄公车盖”为典,称颂地方长官治郡有方,政绩突出,或咏官员获得特殊的恩宠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89《循吏传·黄霸传》3628、3629页:“霸为人明察内敏,又习文法,然温良有让,足知,善御众。为丞,处议当于法,合人心,太守甚任之,吏民爱敬焉。”“会宣帝即位,在民间时知百姓苦吏急也,闻霸持法平,召以为廷尉正,数决疑狱,庭中称平。”“(夏侯)胜又口荐霸于上,上擢霸为扬州刺史。三岁,宣帝下诏曰:‘制诏御史:其以贤良高第扬州刺史霸为颍川太守,秩比二千石,居官赐车盖,特高一丈,……以章(通“彰”)其德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岑参《送襄州任别驾》:“莫羡黄公盖,须乘伯彦舟。” 唐·李商隐《哭遂州萧侍郎》:“啸傲张高盖,从容接短辕。”


【典源】《汉书·循吏传·黄霸传》:“上擢 (黄) 霸为扬州刺史。三岁,宣帝下诏曰:‘制诏御史: 其以贤良高第扬州刺史霸为颍川太守,秩比二千石,居官赐车盖,特高一丈,别驾主簿车,缇油屏泥于轼前,以章有德。’”“前后八年,郡中愈治。……天子以霸治行终长者,下诏称扬曰:‘颍川太守霸,宣布诏令,百姓乡 (向) 化,孝子弟弟贞妇顺孙日以众多,田者让畔,道不拾遗,……吏民乡 (向) 于教化,兴于行谊,可谓贤人君子矣。’”

【今译】 汉代黄霸任颍川太守,宣帝特赐以车盖,高一丈,以表彰他。黄任太守期间,颍川大治,百姓归于教化,子孙孝敬长辈,兄弟夫妇和睦友爱,耕田者互相让地界,路不拾遗,一片太平盛世景象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称颂地方官吏治理有方,政绩优良。

【典形】 黄公盖、能名自颍川、颍川政、张高盖。

【示例】

〔黄公盖〕 唐·岑参《送襄州任别驾》:“莫羡黄公盖,须乘彦伯舟。”

〔能名自颍川〕 唐·杜甫《送梓州李使君之任》:“籍甚黄丞相,能名自颍川。”

〔颍川政〕 唐·杜牧《早春寄岳州李使君》:“分符颍川政,吊屈洛阳才。”

〔张高盖〕 唐·李高隐《哭遂州萧侍郎》:“啸傲张高盖,从容接短辕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蛇吞象

    《山海经.海内南经》(卷三):“巴蛇食象,三岁而出其骨。君子服之,无心腹之疾。其为蛇青黄赤,一曰青蛇、黑蛇。”传说中的巴蛇长八百尺,能吃掉大象,三年后才吐出骨头。原是指巴蛇之大,后以“蛇吞象”比喻贪得

  • 兼权尚计

    《荀子.不苟》:“兼权之,孰计之,然后定其欲恶取舍,如是则常不失陷矣。”后以“兼权尚计”谓全面权衡,深思熟虑。宋曾巩《〈陈书〉目录序》:“然而兼权尚计,明于任使,恭俭忧人,则其始之所以兴;惑于邪臣,溺

  • 病树前头万木春

    见〔沉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〕。

  • 惭卫蘧

    源见“蘧瑗知非”。指未能知时达变。宋苏轼《李杞寺丞见和前篇复用元韵答之》:“吾年凛凛今几馀,知非不去惭卫 蘧。”

  • 六安丞

    《后汉书.桓谭传》:“谭复极言谶之非经。帝大怒曰:‘桓谭非圣无法,将下斩之。’谭叩头流血,良久乃得解。出为六安郡丞,意忽忽不乐,道病卒”。东汉.桓谭因力陈不当以谶(预言吉凶得失的文与图)决事,触怒了光

  • 猿穴坏山

    汉代孔融《临终》诗:“河溃蚁孔端,山坏由猿穴。”江河决堤往往是从蚂蚁在堤上钻洞开始,山岩崩坏则由于猿猴营造巢穴。比喻忽视小事,将成大患。【词语猿穴坏山】  成语:猿穴坏山汉语大词典:猿穴坏山

  • 淡泊明志

    三国.蜀.诸葛亮《诫子书》:“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,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夫学须静也,才须学也,非学无以广才,非志无以成学。”原文是讲论处世和学习须遵循的原则,后因以“淡泊明志”形

  • 稚子

    本义为小儿;又喻指笋或作笋的别名。唐代杜甫《漫兴》诗:“竹根稚子无人见,沙上凫雏傍母眠。”宋代姚宽《西溪丛语》:“杜牧之诗:‘小莲娃欲语,幽笋稚相携。’言笋如稚子,与‘竹根稚子’同意。”《事物异名录.

  • 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

    鸣:鸟叫。 不鸣便罢,一鸣就使人惊动。 后用以比喻平时没有什么突出表现,一下子能作出惊人的事情。语出《史记.滑稽列传》:“此鸟不飞则已,一飞冲天;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。”清.李渔《闲情偶寄,种植部.

  • 三人行,必有我师

    比喻谦虚好学,人皆可以为师。这是孔子谈到学习时的一句话。他说,几个人一块走路,其中便一定有可以为我所取法的人。我选取那些优点而学习,看出那些缺点而改正。【出典】: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子曰:‘三人行,必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