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鸡口牛后

鸡口牛后

原作“宁为鸡口,无为牛后”。鸡口,鸡进食处;牛后,牛排便处。意谓宁可为小国之君以保持自主,不愿作大国附庸而受制于人。或作“宁为鸡尸,无为牛从”。公元前333年,苏秦说服燕、赵、楚、齐四国推行合纵政策之后,又到韩国,向韩昭侯宣传合纵。他说,韩国地势险要,幅员辽阔,兵力强盛,武器先进,而大王您又极其贤明。这样好的条件,竟然向秦国称臣,这实在是一件非常耻辱的事情。再说,您如向秦称臣,秦国一定要年年要求您割地于秦。如果答应要求,势必把韩国的土地割让净尽;如果不给,则会前功尽弃而招致进攻。我听民谚说,宁作进食之鸡口,不作排粪之牛后。您现在西向称臣于秦国,和牛后又有什么区别呢?以大王之贤明,兼之以有韩国强大之军队,而有牛后之名,我都为此感到羞耻。一席话说得韩昭侯变了脸色,怒气冲冲地振臂按剑,仰天长叹说,即使我死了,也不能屈膝事秦。

【出典】:

战国策·韩策》一《苏秦为楚合纵说韩王》:“臣闻鄙语曰:‘宁为鸡口,无为牛后’。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,何以异于牛后乎?夫以大王之贤,挟强韩之兵,而有牛后之名,臣窃为大王羞之。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罗愿《尔雅翼·释篇》:“宁为鸡尸,无为牛从。尸,主也,一群之主,所以将众者。从,从物者也,随群而往,制不在我也。” 宋·陈师道《送冯翊朱令》:“三楚风流信有人,先声今已彻咸秦。宁为鸡口官无小,欲试牛刀久要新。” 后汉·阮瑀《为曹公作书与孙权》:“昔秦说韩,羞以牛后。韩王按剑,作色而怒。”


见“鸡尸牛从”。《战国策·韩策一》:“臣闻鄙语曰:‘宁为鸡口,无为牛后。’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,何以异于牛后乎?”


【典源】《战国策·韩策一》:“且夫大王之地有尽,而秦之求无已。夫以有尽之地,而逆无已之求,此所谓市怨而买祸者也,不战而地已削矣。臣闻鄙语曰:‘宁为鸡口,无为牛后。’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,何以异于牛后乎?”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战国时苏秦对韩宣王说:“现在大王的土地是有数的,而秦国对韩的要求却没完没了。以有数的地,来应付秦无餍的要求,这就是在买祸招怨啊,不打仗而土地已被侵削了。我听说有个谚语:‘宁为鸡口,勿为牛后。’现在大王向西面像臣子一样服事秦国,这不就和作牛后一样吗?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宁可在小范围内当家做主,也不随在大人物后面受支配。

【典形】 鸡口牛后、宁为鸡口、牛后、牛后人、作牛后。

【示例】

〔鸡口牛后〕 宋·陈师道《次韵秦观听雁闻鸡》之二:“固知鸡口羞牛后,不待鸡群已可惊。”

〔宁为鸡口〕 宋·陈师道《送冯翊宋令》:“宁为鸡口官无小,欲试牛刀久要新。”

〔牛后〕 唐·元稹《酬翰林白学士代书》:“那能作牛后; 更拟助鸿基。”

〔牛后人〕 宋·黄庭坚 《赠高子勉》:“听它下虎口著,我不为牛后人。”

〔作牛后〕 宋·苏轼《龙尾砚歌》:“况嗔苏子风咮铭,戏语相嘲作牛后。”


【词语鸡口牛后】  成语:鸡口牛后汉语词典:鸡口牛后

猜你喜欢

  • 腐草为萤

    《礼记.月令》:“温风始至,蟋蟀居壁,鹰乃学习,腐草为萤。”古代有腐烂的草转化为萤火虫的说法。后遂用为咏萤之典。唐.钱起《初黄绶赴蓝田县作》诗:“萤光起腐草,云翼腾沉鲲。”

  • 青箱学

    源见“青箱传学”。指传家的史学。宋苏舜钦《黎生下第还乡》诗:“无废青箱学,穷愁古亦然。”【词语青箱学】   汉语大词典:青箱学

  • 跳梁小丑

    《庄子.逍遥游》:“子独不见猩狌乎?卑身而伏,以候敖者,东西跳梁,不避高下。”跳梁:亦作“跳踉”,指腾跃跳动。小丑:卑鄙无耻的小人。“跳梁小丑”,喻指上窜下跳,猖狂捣乱而又成不了大气候的坏家伙。陈白尘

  • 鹤在轩

    同“鹤乘轩”。唐武元衡《夏日陪冯许二侍郎与严秘书游昊天观览旧题寄同里杨华州中丞》诗:“台殿云浮栋,緌缨鹤在轩。”

  • 昧谷

    传说中太阳西下的地方。《书.尧曲》:“分命和仲,宅西,曰昧谷。”孔安国传:“昧,冥也。日入于谷而天下冥,故曰昧谷。”【词语昧谷】   汉语大词典:昧谷

  • 厌祢衡

    《后汉书.祢衡传》:“操欲见之,而衡素相轻疾,自称狂病,不肯往,而数有恣言。操怀忿,而以其才名,不欲杀之。……操怒,谓融曰:‘祢衡竖子,孤杀之犹雀鼠耳。顾此人素有虚名,远近将谓孤不能容之,今送与刘表,

  • 治谱

    《南齐书.傅琰传》:“琰父子并著奇绩,江左鲜有。世云:‘诸傅有《治县谱》,子孙相传,不以示人。”后因以“治谱”称颂父子兄弟为政皆有政绩之事。清 梁章鉅《归田琐记.楹联賸话》:“〔温心山〕又代幕友黎白仙

  • 念越乡

    源见“庄舄越吟”。借指思念故乡。唐李绅《灵汜桥》诗:“何须化鹤归华表,却数凋零念越乡。”

  • 白战

    宋.苏轼《聚星堂雪诗》序:“与客会饮聚星堂,忽忆欧阳文忠公,作守时,雪中约客赋诗,禁体物语,于艰难中特出奇丽。”欧阳修为颍州太守时,曾与客会饮,作咏雪诗,规定禁用一类常用形容雪的字眼。后苏轼继作太守,

  • 侍中口臭

    《艺文类聚》卷十七引应劭《汉官仪》曰:“侍中刁存,年老口臭。帝赐鸡舌香,令含之。”事又见《太平御览》卷三六七引汉应劭《汉官仪》。鸡舌香,因其似丁子(蝌蚪),故名丁子香,即今所谓丁香。汉三省故事,郎官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