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锦绣裹山川

锦绣裹山川

新五代史.吴越世家》:“昭宗诏钱镠图形凌烟阁,升衣锦营为衣锦城,石鉴山曰衣锦山,大官山曰功臣山。镠游衣锦城,宴故老,山林皆覆以锦,号其幼所尝戏大木曰‘衣锦将军’。”后因以“锦绣裹山川”显示高官显贵荣耀。宋苏轼《锦溪》诗:“五百年间异人出,尽将锦绣裹山川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新五代史·吴越世家》:“ (唐) 昭宗诏 (钱)镠图形凌烟阁,升衣锦营为衣锦城,石鉴山曰衣锦山,大官山曰功臣山。鏐游衣锦城,宴故老,山林皆覆以锦,号其幼所尝戏大木曰‘衣锦将军’。”宋·文莹《湘山野录》卷中:“是年 (钱鏐) 省茔垄,延故老,旌铖鼓吹振耀山谷。自昔游钓之所,尽蒙以锦绣,或树石至有封官爵者。”

【今译】 五代时,钱鏐荣归故里衣锦城,大宴故旧亲朋,将家乡山林都披上锦绣,声势颇为壮观。钱镠还把他幼时曾在其下游玩的大树封为“衣锦将军”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表现高官显贵的奢华荣耀。

【典形】 锦树、锦绣被原野、锦绣裹山川。

【示例】

〔锦树〕 明·徐石麟《拂霓裳》:“望中原,故宫锦树障烽烟。”

〔锦绣被原野〕 宋·苏轼《自净土寺步至功臣寺》:“锦绣被原野,金珠散贫贱。”

〔锦绣裹山川〕 宋·苏轼《锦溪》:“五百年间异人出,尽将锦绣裹山川。”宋·张孝祥《鹧鸪天·赠钱横州子山》:“舞凤飞龙五百年,尽将锦绣裹山川。”


【词语锦绣裹山川】   汉语词典:锦绣裹山川

猜你喜欢

  • 董卓脐

    源见“燃脐”。指已伏诛的元凶巨奸。唐刘禹锡《城西行》:“守吏能燃董卓脐,饥乌来觇桓玄目。”

  • 不贪为宝

    《左传.襄公十五年》:“宋人或得玉,献诸子罕,子罕弗受。献玉者曰:‘以示玉人,玉人以为宝也。故敢献之。’子罕曰:‘我以不贪为宝,尔以玉为宝,若以与我,皆丧宝也,不若人有其宝。’”春秋时宋国正卿子罕不肯

  • 柳暗花明

    源见“柳暗花明又一村”。喻指由逆境转为充满希望的顺境。梁启超《外交欤内政欤》:“我们读西洋史,真是越读越有趣,处处峰回路转,时时柳暗花明。”并列 绿柳成阴,繁花似锦。形容春光明媚。后常比喻环境一下子发

  • 长笛吹裂

    《太平广记》卷二〇四“李暮”条引《逸史》:“暮开元中吹笛为第一部,近代无比。有故,自教坊请假至越州,公私更讌,以观其妙。时州客同会镜湖,邀李生湖上吹之。会中有一独孤生者。年老,久处田野,人事不知。时轻

  • 虿发

    《诗.小雅.都人士》:“彼君子女,卷发如虿。”郑玄笺:“虿,螫虫也,尾末揵然,似妇人发末曲上卷然。”孔颖达疏:“彼都人君子之家,女乃曲卷其发末如虿之尾,言其容仪有法也。”后用以称女子头发末梢上卷的发型

  • 呴湿濡沫

    源见“相濡以沫”。谓同处困境,互相救助。清钱谦益《祭姚母文夫人》:“镞砺道义,切磨文章,呴湿濡沫,蛩巨扶将。”又《赵景之宫允六十寿序》:“余于赵氏祖子孙三世矣……菀枯盈虚,呴湿濡沫,未尝不相共也。”并

  • 九折驱车

    同“九折王尊驭”。清查慎行《八月十五日鹿城对月》诗:“一杯对饮要无愧,九折驱车终可怕。”

  • 屠牛朝歌

    战国.尉缭《尉缭子.武议》:“(姜)太公(吕)望年七十,屠牛朝歌,卖食盟津……及遇文王,则提三万之众,一战而天下定。”又唐司马贞《史记索隐》:“(晋)谯周曰:‘吕望尝屠牛于朝歌,卖饮于孟津。’”(见《

  • 苍颉字

    《吕氏春秋.审分览.君守》“苍颉作书。”东汉.高诱注:“苍颉生而知书写,仿鸟迹以造文章。”东汉.许慎《说文解字.序》:“黄帝之史苍颉,知鸟兽蹄迒之迹,……初造书契。”苍颉,或作仓颉,传说为黄帝的史官,

  • 夏五郭公

    《春秋.桓公十四年》:“十有四年春正月,公会郑伯于曹。无冰。夏五。”后无“月”字。杜预注:“不书月,阙文。”又《春秋.庄公二十四年》:“冬,戎侵曹,曹羁出奔陈,赤归于曹。郭公。”杜预注:“无传,盖经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