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铤而走险

铤而走险

左传.文公十七年》:“古人有言曰:‘鹿死不择音。’小国之事大国也,德,则其人也;不德,则其鹿也,铤而走险,急何能择?”杜预注:“铤,疾走貌。言急则欲荫茠于楚,如鹿赴险。”后因以“铤而走险”喻指因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行动。《明史.蔡道宪传》:“王不爱民,一旦铤而走险,能独与此曹保富贵乎?”峻青《海啸》四章八:“但他们当中,毕竟大部分是穷苦的劳动人民,而且大部分都是遭受压迫铤而走险逼上梁山的人。”


连动 铤,快走的样子;走险,奔向危险的地方。穷途末路或受逼迫时采取冒险行动。语出《左传·文公十七年》:“小国之事大国也,德,则其人也;不德,则其鹿也。铤而走险,急何能择。”柳建伟《天凉好个秋》:“可出县界得要村公所的路条,大印在侄儿手里,一急,就要~。”△常用于因迫不得已而去做危险的事情。→逼上梁山。也作“挺而走险”、“铤鹿走险”、“挺鹿走险”。


无路可走而被迫冒险谓之 “铤而走险”。

“走险”,犹言 “赴险”,走险路、做危险之事。 “铤”为何义呢? 为什么说 “铤”而走险呢?

左传·文公十七年》: “铤而走险,急何能择! ”杜预注: “铤,疾走貌。言急则欲荫休 ( 托庇) 于楚,如鹿赴险。”知 “铤”为急切奔跑的样子。急切、慌乱而被迫采取冒险行动,这就是所谓之 “铤而走险”。

“铤”字从 “金”,应为金属器物。 《说文·金部》: “铤,铜铁朴也。”《木部》: “朴,木素也。”段注: “素犹质也。”由此而知“铤”为铜铁质地的器物。

《考工记·冶氏》: “为杀矢,刃长寸,围寸,铤十之。”郑玄注:“杀矢,用诸田猎之矢 ( 箭) 也。郑司农云: ‘铤,箭足入稿中者也。’”孙诒让正义: “稿即矢干 ( 榦) 。箭足著金,惟见其刀,其茎入干中不见者,谓之铤也。”( 引自 《辞海》)

可在 “铤”为箭足的一个部位,因此,可引申为武器。“铤而走险”之徒,必带有武器,即凶器,这是一般常理。我们可以这样新解此语: “铤”,名词活用为动词,“铤而走险”即言被迫带着凶器而冒险行动。

“铤”,亦作 “挺”,属同音假借之例,借字不借词、借音不借义。


【词语铤而走险】  成语:铤而走险汉语词典:铤而走险

猜你喜欢

  • 海上盟鸥

    同“海上鸥盟”。宋张炎《壶中天.客中寄友》词:“海上盟鸥,门深款竹,风月平分取。”

  • 覆车

    《荀子.成相》:“前车已覆,后未知更何觉时。”汉.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五:“前车覆而后车不诫,是以后覆也。”古文中有“前车已覆,后未知更何觉时”和“前车覆而后车不诫”等语。后以“覆车”用作喻指不接受前面

  • 城旦

    秦汉时的一种刑罚。《史记.秦始皇本纪》裴駰《集解》:“如淳曰:《律说》‘论决为髡钳,轮边筑长城,昼日向寇虏,夜暮筑长城。’城旦,四岁刑。”又《汉书.惠帝纪》汉应劭注:“城旦者,旦起行治城,舂者,妇人不

  • 泰交

    源见“交泰”。谓君臣之间没有隔阂,上下同心。《明史.余珊传》:“由是大臣顾望,小臣畏惧,上下乖戾,寖成暌孤,而泰交之风息矣。”【词语泰交】   汉语大词典:泰交

  • 女娲补天

    《列子.汤问》:“天地亦物也,物有不足,故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,断鳌之足以立四极。”又《淮南子.览冥训》:“往古之时,四极废,九州裂,天不兼覆,地不周载,火爁炎而不灭,水浩洋而不息。猛兽食颛民,

  • 蛟人泣

    源见“鲛人泣珠”。谓流泪成珠。蛟,通“鲛”。宋梅尧臣《王安之寄石榴》诗:“割之珠落盘,不待蛟人泣。”此用以咏石榴。

  • 长亭短亭

    古时于大路旁设亭舍供行人歇息,十里一长亭,五里一短亭。北周庚信《哀江南赋》:“十里五里,长亭短亭。”“长亭”又常用作饯别送行之处。宋代柳永《雨霖铃》词:“寒蝉凄切,对长亭晚,骤雨初歇。都门帐饮无绪,方

  • 履冰

    同“履薄临深”。《汉书.韦贤传》:“如何我王,不思守保,不惟履冰,以继祖考。”唐司空图《华帅许国公德政碑》:“至于恭命之时,犹切履冰之惧。”【词语履冰】   汉语大词典:履冰

  • 屏张金雀

    同“屏开雀”。明阮大铖《燕子笺.劝合》:“懒得去妆描黛螺,怕听说屏张金雀。”【词语屏张金雀】   汉语大词典:屏张金雀

  • 戴逵破琴

    《晋书.戴逵传》载:戴逵善琴,太宰武陵王司马晞召他王府献技,戴逵曰:“戴安道(戴逵字)不为王门伶人!”说罢摔琴于地,以示拒绝。后遂以“戴逵破琴”赞扬人志行高洁,不屈于权势。唐李瀚《蒙求》:“戴逵破琴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