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郑人争年

郑人争年

韩非子.外储说左上》:“郑人有相与争年者,一人曰:‘吾与尧同年。’其一人曰:‘我与黄帝之兄同年。’讼(争论)此而不决。以后息者为胜耳。”

郑人凭空争论年岁,这种无谓的争论既没有根据,也没有标准,故是无原则的争执。结果只有最后停息者算是取得胜利。

这是一个寓言故事,后常用以讽喻人与人之间没有原则的无谓争论。

三国魏.嵇康《养生论》:“庶与羡门(传说中的古仙人)比寿、王乔(此应指古代仙人王子乔,非指汉人王乔)争年。”


主谓 年,年龄。争论的事毫无意义和根据。语本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:“郑人有相与争年者,一人曰:‘吾与尧同年。’其一人曰:‘我与黄帝之兄同年。’讼此而不决,以后息者为胜耳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讽刺毫无意义的争论。


【词语郑人争年】  成语:郑人争年汉语词典:郑人争年

猜你喜欢

  • 有德者必有言

    有道德的人一定能说出有价值的语言。 古人认为把“道德品质”与“语言”相比较,前者是主要的。语出《论语.宪问》:“子曰:‘有德者必有言,有言者不必有德。’”《二程语录》卷一一:“人见六经,便以为圣人亦

  • 献雉

    《艺文类聚》卷九十引《尹文子》(按:《尹文子》一书,旧题为周尹文所撰,一卷):“楚人握山雉者,路人问:‘何鸟也?’欺之曰:‘凤凰也。’路人曰:‘我闻凤凰,今始见矣!汝贩(贩卖)之乎?’请买,千金弗与,

  • 二斟

    《左传.襄公四年》载:夏之时寒浞杀后羿而占有其妻室,生子浇及豷,使浇率师灭斟灌、斟鄩。夏臣靡收二国遗民,灭寒浞而立少康。少康复灭浇,使其子后杼灭豷,夏室中兴。二斟,指夏同姓诸侯斟灌和斟鄩。后因称忠心复

  • 漉瓮头糟

    同“漉春醅”。唐姚合《秋日书事寄秘书窦少监》诗:“头巾何所值,且漉瓮头糟。”

  • 阿侯

    《乐府诗集》卷八五南朝梁武帝《河中之水歌》:“河中之水向东流,洛阳女儿名莫愁。……十五嫁为卢郎妇,十六生儿字阿侯。”阿侯是古诗中的人名,为莫愁所生之子。唐诗中常用以指称少年郎、情郎。唐.李贺《绿水辞》

  • 一钱太守

    比喻为官清廉。刘宠字祖荣,东莱牟平(今山东牟平县)人,东汉宗室。东汉后期先后任山东、江西、浙江地方官。所至除苛税,禁查非法,地方大治。离会稽太守任时,百姓依恋不舍,其中五六位老人还各持一百文钱与刘宠以

  • 中散锻

    源见“嵇康锻”。谓名士隐居而自得其乐。唐杜甫《赠比部萧郎中十兄》诗:“中散 山阳锻,愚公 野谷村。”清王摅《立秋用杜立秋雨院中作韵》:“疏狂中散锻,流落仲宣楼。”

  • 楚白珩

    《国语.楚语下》:“王孙圉聘于晋,定公飧之。赵简子鸣玉以相,问于王孙圉曰:‘楚之白珩犹在乎?’对曰:‘然。’简子曰:‘其为宝也,几何矣。’”三国吴.韦昭注:“珩,珮上之横者。”春秋时,楚国所产之白玉,

  • 分金管鲍

    源见“管鲍交”。借指友谊深厚、彼此知心的朋友。元 孟汉卿《魔合罗》二折:“更做道钱心重,情分少,枉辱没杀分金管 鲍。”

  • 昆明劫

    源见“昆明灰”。指劫难。宋刘辰翁《青玉案.寿老登八十六岁》词:“灵光殿火,昆明劫过。”宋 王学文《摸鱼儿.送汪水云之湘》词:“乾坤桑海无穷事,才历昆明初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