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风马牛不相及”。《宋书.王弘之传》:“凡祖离送别,必在有情,下官与殷风马不接,无缘扈从。”主谓 比喻两者毫不相干。《宋书·王弘之传》:“凡祖离送别,必在有情,下官与殷~,无缘扈从。”△多用于情状方
同“绵上隐”。清顾炎武《赠程工部先贞》诗:“绵上耕山日,青门灌圃时。”
源见“乞巧”。指旧俗七月七日夜妇女穿七孔针向织女星乞求智巧。唐王勃《七夕赋》:“海人支石之机,江女穿针之阁。”【词语穿针】 汉语大词典:穿针
同“翟公之门”。唐钱起《穷秋对雨》诗:“翟门悲暝雀,墨灶上寒苔。”明张煌言《追往八首》之八:“一时市道看梁苑,千古交情问翟门。”【词语翟门】 汉语大词典:翟门
源见“上医医国”。对良医的誉称。元吴存《水调歌头.代赠医者葛道夫》词:“欲问长生药,勾漏有丹砂。只今医国妙手,还属葛仙家。”
源见“鸣琴化治”。称美县令善理政事,从容而治。清方文《从兄浣叟令昌化又摄临安将迁余杭赋此赠之》之三:“鸣琴讼阁水潺潺,便摄邻封亦自闲。”
同“屈子问天”。唐赵冬曦《㴩湖作》诗:“盈虚用舍轮舆旋,勿学灵均远问天。”
源见“刘阮天台”。指多情仙女。南唐李煜《菩萨蛮》词:“蓬莱院闭天台女,画堂昼寝人无语。”《白雪遗音.马头调》:“天台女,巧计失迷书生路。”【词语天台女】 汉语大词典:天台女
同“栉比鳞次”。唐范摅《云溪友议》卷六:“真娘者,吴国之佳人也,时人比于钱塘苏小小。死葬吴宫之侧,行客感其华丽,竞为诗题于墓树,栉比鳞臻。”见“栉比鳞次”。臻,聚集。【词语栉比鳞臻】 成语:栉比鳞臻
同“衣锦”。清王摅《别宪尹侄》诗:“我自歌鱼羞作客,君胡衣绣不还乡?”【词语衣绣】 汉语大词典:衣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