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论语.先进》:“子曰:‘回也视予犹父也,予不得视犹子也。’”象侍奉父亲一样地对待老师。后便称老师为“犹父”。【词语犹父】 汉语大词典:犹父
《北史.李谧传》:“(谧)每曰:‘丈夫拥书万卷,何假南面百城!’遂绝迹下帷,杜门却扫,弃产营书,手自删削。”明.陈继儒《太平清话》卷二:“宋政和(宋徽宗年号,公元一一一一——一一一八)时,都下李德茂环
鸡肋:鸡的肋骨。比喻无多大意味而又不忍舍弃的东西。“味如鸡肋”形容犹豫不决,进退两难。有时也比喻干某件事没有多大意义,准备放弃。杨修(175-219年),字德祖,弘农华阴(今陕西省华阴县)人,出身名门
晋陶潜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三径就荒,松菊犹存;携幼入室,有酒盈樽。”晋陶潜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,弃官归隐。后因以“陶潜三径”为归隐田园的典实。宋卫宗武《满江红.寿野渡》词:“有陶潜三径健吟哦,贫而适。”按
比喻执拗的人。清代翟灏《通俗编.草木》引程伊川《语录》:“邵尧夫临终时,只是谐谑。某往视之,因警之曰:‘尧夫平日所学,今无事否?’答云:‘你道生姜树上生,我也只得依你说。’”主谓 比喻人性格执拗。清·
同“请缨”。清徐旭旦《六犯清音.祝词》曲:“琴调司马偏多怨,缨请终军正妙年。”
源见“长沙谪”。泛指遭嫉被贬之人。唐李白《留别贾舍人至》诗之二:“君为长沙客,我独之夜郎。”
《晋书.五行志中》:“吴孙休时,乌程人有得困病,及差,能以响言者,言于此而闻于彼。自其所听之,不觉其声之大也。自远听之,如人对言,不觉声之自远来也。声之所往,随其所向,远者所过十数里。其邻人有责息于外
源见“黄金台”。招揽贤才的典故。元揭祐民《兴胜寺歌》:“燕昭筑宫辟贤路,声名未终身漫故。”
源见“江夏黄童”。指少年才高德卓的美誉。清黄景仁《武昌杂诗》之四:“可怜夙负黄童誉,漂泊翻成异地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