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绛县老人”。唐刘长卿《奉寄婺州李使君舍人》诗:“天清婺女出,土厚绛人多。”【词语绛人】 汉语大词典:绛人
源见“倒屣迎宾”。形容热情迎客。明许自昌《水浒记.谋成》:“羊 求到,且匆匆屣倒。”
同“鱼目混珠”。唐李白《鸣皋歌送岑徵君》:“蝘蜓嘲龙,鱼目混珍。”见“鱼目混珠”。唐·李白《鸣皋歌送岑征君》:“蝘蜓嘲龙,~。”【词语鱼目混珍】 成语:鱼目混珍汉语大词典:鱼目混珍
同“郤诜丹桂”。唐 杜诵《哭长孙侍御》诗:“礼闱曾擢桂,宪府旧乘骢。”宋杨万里《送罗宣卿主簿之官巴陵》诗:“印山三子十一孙,六人擢桂两特恩。”【词语擢桂】 汉语大词典:擢桂
同“书倩雁”。明 黄峨《落梅风》曲:“书凭雁,梦借蝶,枉耽了千金良夜。”
《诗.小雅.小旻》:“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”后以“履薄临深”喻身处险境,戒慎恐惧之至。《旧唐书.张蕴古传》:“抚兹庶事,如履薄临深,战战栗栗,用周文小心。”见“临深履薄”。明·方孝孺《友筠轩
见〔不打不成相识〕。见“不打不相识”。《儿女英雄传》10回:“‘我的菩萨! 没把我唬煞了! 这如今可好咧!’姑娘道:‘告诉你老人罢,这就叫作~。’”【词语不打不成相与】 成语:不打不成相与
源见“溺篑”。指受欺遭辱。汉邹阳《狱中上书自明》:“范雎摺胁折齿于魏,卒为应侯。”
指讲话或写文章咬文嚼字。含讽刺意。者、也、之、乎都是古汉语里常用的虚词。元马致远《荐福碑》第一折:“问黄金谁买《长门赋》,好不直钱也者也之乎。”见“之乎者也”。【词语者也之乎】 成语:者也之乎汉语大
同“倒餐甘蔗”。宋戴复古《送吴伯成归建昌》诗之一:“无因暗投璧,有味倒餐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