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虎溪相送

虎溪相送

晋无名氏《莲社高贤传.百二十三人传》:“陆修静吴兴人,早为道士,置馆庐山。时远法师(慧远,一作惠远)居东林,其处流泉匝寺,下入于溪。每送客至此,辄有虎号鸣,因名虎溪。后送客未尝过。独陶渊明与修静至,语道契合,不觉过溪,因相与大笑,世传为《三笑图》。”按,三人相会为后人附会之说,不可信。后用为僧人高士相聚谈论和送别的典故。唐孟浩然《疾愈过龙泉精舍呈易业二公》诗:“日暮辞远公,虎溪相送出。”明吴廷翰《怀白云寺僧》诗:“几度南山不得归,虎溪相送迹亦稀。”


【典源】 晋·佚名《莲社高贤传》:“远法师居东林,其处流泉匝寺,下人于溪,每送客过此,辄有虎号鸣,因名虎溪。后送客未尝过。独陶渊明与陆修静至,语道契合,不觉过溪,固相与大笑,世传为三笑图。”

【今译】 晋代高僧慧远 (一作惠远)入庐山,居东林寺修持,人称远公。寺下有股泉水,流入虎溪。据说他送客不过此溪水,如果过了就有虎吼叫。当时陶潜 (字渊明) 住在这里,山南有陆修静也是有道之人,他们来远公处作客,远公送二人,一边走一边谈论,非常投机,不觉走过虎溪,彼此大笑。实则陆修静至庐山时,慧远、陶潜已死二、三十年,三人共会显系后人附会之说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僧人高士相聚谈论或相送。

【典形】 不过虎溪、长隔虎溪、过虎溪、虎溪相送、闻虎啸、远公不出、过溪无虎啸、勿过虎溪、虎溪远。

【示例】

〔不过虎溪〕 唐·王维《能禅师碑》:“禅师子牟之心。敢忘凤阙; 远公之足,不过虎溪。”

〔长隔虎溪〕 宋·范成大《东林寺》:“客尘长隔虎溪水,劫火不侵香谷云。”

〔过虎溪〕 唐 · 李白 《别东林寺僧》:“笑别庐山远,何烦过虎溪。”

〔虎溪相送〕 唐·孟浩然《过龙泉精舍》:“日暝辞远公,虎溪相送出。”

〔闻虎啸〕 清·程先贞《十月初以事至东皋》:“白社归来闻虎啸,黄庭写出换鹅群。”

〔远公不出〕 宋·苏轼《佛日山荣长老方丈》之一:“陶令思归久未成,远公不出但闻名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刀头飞镜

    源见“大刀头”。谓盼望其还归团圆。清王夫之《石板滩中秋无月奉怀家兄》诗:“刀头飞镜终无准,今夕何年倍惘然。”

  • 金台

    源见“黄金台”。喻招聘贤士之处。唐罗隐《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》诗之一:“正忧衰老辱金台,敢望昭王顾问来。”宋秦观《谢陈公辟启》:“引置金台之馆,俾参珠履之游。”《海内十洲记.昆仑》:“其一角有积金为天墉

  • 素女愁

    源见“素女弦”。指琴音表现出的哀愁。唐李贺《李凭箜篌引》:“江娥啼竹素女愁,李凭中国弹箜篌。”

  • 秦楼弄玉

    源见“乘鸾”。泛指美女、才女。明徐渭《女状元》四出:“秦楼弄玉,谁好伴他骑凤?”

  • 睹青天

    源见“披云雾见青霄”。形容人器识不凡。唐骆宾王《乐大夫挽词》之五:“何如开白日,非复睹青天。”

  • 八咏

    同“八咏诗”。唐崔峒《虔州见郑表新诗因以寄赠》诗:“平子四愁今莫比,休文八咏自同时。”明王世贞《答赠张参政钦伯》诗:“萧洒八咏成,悠然片鸿度。”【词语八咏】   汉语大词典:八咏

  • 秋发

    指白发。唐代李白《古风》:“春容舍我去,秋发已衰改。”【词语秋发】   汉语大词典:秋发

  • 吾闻其语矣,未见其人也

    我听过这样的话,却没见过这样的人。 表示传闻如此,但未获亲见。语出《论语.季氏》:“孔子曰:‘隐居以求其志,行义以达其道。吾闻其语矣,未见其人也。’”清.李渔《闲情偶寄.种值部.木本第一》:“合欢蠲

  • 卧榻之侧,岂容他人酣睡

    同“卧榻之侧,岂容鼾睡”。《红楼梦》七六回:“你可知宋太祖说的好:‘卧榻之侧,岂容他人酣睡?’他们不来,咱们两个竟联起句来,明日羞他们一羞!”

  • 崩杞妇城

    同“崩城”。清黄景仁《栋鹗烈妇挽诗》:“九泉誓共郗生穴,一恸真崩杞妇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