葛天歌
《吕氏春秋》卷五《仲夏纪.古乐》:“昔葛天氏之乐,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:一曰《载民》,二曰《玄鸟》,三曰《遂草木》,四曰《奋五谷》,五曰《敬天常》,六曰《达帝功》,七曰《依地德》,八曰《总万物之极》。”
传说远古时代有帝王名葛天氏,当时流传歌曲,千人唱,万人和,称之为葛天歌。后遂用为古朴民歌之典。
唐.独孤及《客舍月下对酒醉后寄毕四耀》诗:“慷慨葛天歌,情情广陵陌。”唐.杜甫《晦日寻崔戢李封》诗:“上古葛天民,不贻黄屋游。”
《吕氏春秋》卷五《仲夏纪.古乐》:“昔葛天氏之乐,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:一曰《载民》,二曰《玄鸟》,三曰《遂草木》,四曰《奋五谷》,五曰《敬天常》,六曰《达帝功》,七曰《依地德》,八曰《总万物之极》。”
传说远古时代有帝王名葛天氏,当时流传歌曲,千人唱,万人和,称之为葛天歌。后遂用为古朴民歌之典。
唐.独孤及《客舍月下对酒醉后寄毕四耀》诗:“慷慨葛天歌,情情广陵陌。”唐.杜甫《晦日寻崔戢李封》诗:“上古葛天民,不贻黄屋游。”
宋代柳永《锦堂春》词:“待伊要尤云殢雨,缠绣衾不与同欢。”云雨:比喻男女欢爱。殢:( ㄊㄧˋ tì 替)滞留。并列 尤,缠绵、爱昵;殢,滞留、迷恋;云雨,旧时指男女欢爱。比喻男女欢爱情浓。明·崔时
玉楼:指神仙的住处。在昆仑山的一角,有金台五所,玉楼十二所。唐代李商隐《李贺小传》:“长吉将死时,忽昼见一绯衣人,驾赤虬,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,云:‘当召长吉。’长吉了不能读,歘下榻叩头,言阿
汉刘向《说苑.建本》:“晋平公问于师旷曰:‘吾年七十,欲学恐已暮矣。’师旷曰:‘何不炳烛乎……臣闻之,少而好学,如日出之阳;长而好学,如日中之光;老而好学,如炳烛之明。’”后因以“炳烛”比喻老而好学。
同“回天倒日”。清赵翼《题黄陶庵手书诗册》诗:“回天挽日何等事,岂出区区措大手!”见“回天倒日”。清·黄六鸿《福惠全书·莅任·禀贴赘说》:“则~之功,皆出宪台起死嘘枯之赐矣。”【词语回天挽日】 成语
源见“黄耳传书”。谓传递书信。宋苏轼《青玉案.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》词:“三年枕上吴中路,遣黄犬,随君去。”
《太平广记》卷二六七引唐.张鷟《朝野佥载》:东晋后赵石勒将麻秋,胡人,性凶残,好杀人,人畏之。里有儿啼,母即恐之曰:“麻胡来!”啼即止。又唐.颜师古《隋遗录上》载:隋炀帝将游江都,命将军麻祜疏河。祜性
同“叔夜懒”。清王摅《人日集吴振西斋起韵用草堂二字》:“自笑只如中散懒,人看应怪次公狂。”
《初学记》卷三十引南朝 齐 刘澄之《梁州记》:“梁州县界有雁塞山,传云此山有大池水,雁栖集之,故因名曰雁塞。”后以“雁塞”泛指北方边塞。唐杨炯《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》:“山连雁塞,野接龙坰。”宋裴湘
《后汉书.钟离意传》:“显宗即位,征为尚书。时交阯太守张恢,坐臧千金,征还伏法,以资物簿入大司农,诏班赐群臣。意得珠玑,悉以委地而不拜赐。帝怪而问其故。对曰:“臣闻孔子忍渴于盗泉之水,曾参回车于胜母之
同“分茅列土”。清李渔《夺锦楼》五回:“不止分茅赐土,允宜并位于中宫。”并列 分封侯位和土地。清·李渔《玉搔头·飞舸》:“只要你忙上紧赶得那人近至尊,便是~也非吾吝。”△多用于分封方面。→分茅列土 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