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李
《世说新语.雅量》:“王戎七岁,尝与诸小儿游。看道边李树多子,折枝,诸儿竞取走之,唯戎不动。人问之,答曰:‘树在道边而多子,此必苦李。’取之,信然。”
晋王戎幼时极为聪敏。有一次和群儿玩耍,看见道旁有株李子树结满了果实,别的孩子将枝条折下,争着去抢,王戎却站着不动。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取李实,王戎说:“树在道边多子,那一定是苦李。”后因以“苦李”用为比喻才拙的典故。
宋.苏轼《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》诗:“君知先竭是甘井,我愿得全如苦李。”
《世说新语.雅量》:“王戎七岁,尝与诸小儿游。看道边李树多子,折枝,诸儿竞取走之,唯戎不动。人问之,答曰:‘树在道边而多子,此必苦李。’取之,信然。”
晋王戎幼时极为聪敏。有一次和群儿玩耍,看见道旁有株李子树结满了果实,别的孩子将枝条折下,争着去抢,王戎却站着不动。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取李实,王戎说:“树在道边多子,那一定是苦李。”后因以“苦李”用为比喻才拙的典故。
宋.苏轼《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》诗:“君知先竭是甘井,我愿得全如苦李。”
不懂得命运,就不能做君子。 古代儒家教人顺从天命。语出《论语.尧曰》:“孔子曰:‘不知命,无以为君子也。’”元.无名氏《渔樵记》二析:“岂不闻不知命,无以为君子,则这天不随人呵!”
源见“乘鸾”。比喻求得佳偶,缔结良缘。明 汤式《集贤宾.客窗值雪》套曲:“看别人吹箫跨凤上瑶池,乘兴扁舟访剡溪,真乃是平地白云三万里。”
源见“放他头地出”。形容人赏擢后进,避贤让路。宋陈师道《赠魏行》之三:“名驹已自思千里,老子终当让一头。”
同“一日九迁”。《南史.到撝传》:“上又数游撝家,怀其旧德,至是一岁三迁。”偏正 迁,官位调动。古升官为右迁,降级为左迁。这里指右迁。一年内升迁三次。形容升官极速。《北史·苏亮传》:“亮自大统以来,无
源见“歌五袴”。借指地方官施惠政造福于民。宋柳永《瑞鹧鸪》词之二:“方面委元侯,致讼简时丰,继日欢游。襦温袴暖,已扇民讴。”
源见“羊昙泪”。借指悼念已故长者。唐罗隐《所思》诗:“只觉惘然悲谢傅,未知何以报文翁。”【词语悲谢傅】 汉语大词典:悲谢傅
指豫让在身上涂漆,变成浮肿癞(lài赖)疮。喉咙吞火炭,使声音沙哑,伺机行刺,以为友人报仇。后以此典比喻义士毁容舍身复仇,报答知遇之恩。豫让,春秋战国时晋国人,初事范氏、中行氏,不显名。又为智伯家臣,
源见“琴瑟”。琴瑟合奏时,声音没有调整和谐。比喻夫妻不和。唐赵璘《因话录.宫》:“郭暧尝与升平公主琴瑟不调。”见“琴瑟失调”。《汉书·董仲书传》:“譬之~,甚者必解而更张之,乃可鼓也。”【词语琴瑟不调
同“周公吐哺”。金王若虚《史记辨惑》三:“至于成王剪叶以封唐叔,周公吐握以待士……皆委巷之谈。”
《尔雅.释地》:“南方有比翼鸟焉,不比不飞,其名谓鹣鹣。西方有比肩兽焉,与邛邛岠虚比,为邛邛岠虚啮甘草。即有难,邛邛岠虚负而走。其名谓之蟨。”《尔雅.释地》中有借鹣鸟和蟨兽来形容形影不离、相依相伴之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