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若要不知,除非莫为

若要不知,除非莫为

表示只要作了坏事,终究会被人发觉。语出汉.枚乘《上书谏吴王》:“欲人勿闻,莫若勿言;欲人勿知,莫若勿为。”后多引作〔若要不知,除非莫为〕。《三国演义》五四回:“国太曰:‘若要不知,除非莫为。满城百姓,那一个不知?你倒瞒我!’”《东周列国志》三一回:“自古道:‘若要不知,除非莫为。’”也引作〔若要人不知,除非己莫为〕。《醒世恒言.勘皮靴单证二郎神》:“未至五更起身,手执弹弓,拿了玉带,跨上槛窗,一声响亮,依然去了。却不道是:若要人不知,除非己莫为。”《镜花缘》二八回:“‘若要人不知,除非己莫为。’此事关系甚重,断不敢遵命。”《三侠五义》七一回:“俗言若要人不知,除非己莫为。那日倪太公得了此子,早已有人知道。”


见“若要人不知,除非己莫为”。《三国演义》54回:“国太曰:‘“~。”满城百姓那一个不知,你倒瞒我!’”


【词语若要不知,除非莫为】  成语:若要不知,除非莫为汉语词典:若要不知,除非莫为

猜你喜欢

  • 锦帐郎

    《后汉书.钟离意传》附《药松传》注:“蔡质《汉官仪》曰:‘尚书郎入直台中,官供新青缣白绫被,昼夜更宿,帷帐画,通中枕,卧旃蓐,冬夜随时改易。’”汉时典制,凡尚书郎入直,官供新锦被、帷帐、枕等。后遂用为

  • 女无美恶,入宫见妒;士无贤不肖,入朝见嫉

    女子不论美丑,一进了王宫就被人妒忌;士人不论优劣,一进入朝廷,就遭人嫉恨。 表示人处于某种优越的地位,就免不了要招致非毁。语出汉.邹阳《狱中上书自明》:“故女无美恶,入宫见妒;士无贤不肖,入朝见嫉。

  • 巴曲

    同“巴人下里”。唐刘长卿《至德三年春正月时谬蒙差摄海盐令闻王师收二京因书事寄上》诗:“《巴曲》谁堪听,秦台自有情。”唐杨巨源《早朝》诗:“圣道逍遥更何事,愿将《巴曲》赞康哉。”【词语巴曲】   汉语大

  • 壮士入关歌

    源见“三箭定天山”。谓克敌制胜,凯旋而归。宋陆游《对酒作》诗:“未试神仙餐玉法,且赓壮士入关歌。”

  • 蓝桥杵

    源见“蓝桥”。比喻男女相爱之情。元顾瑛《玉鸾谣》:“宫中夜夜泣寒雨,幽咽悲啼作人语。燃犀莫照玉镜台,买丝难系蓝桥杵。”

  • 挥汗如雨

    形容人多。晏子出使楚国,楚王知他身材矮小,便想当众羞辱他一番。他先是下令不开城门而只让他从专门为他开的小门进城,在遭到晏子反击不得不放他从城门入城之后,又在朝见楚王时,故意问,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?为什

  • 伯牙绝弦

    源见“伯牙鼓琴”。悲叹知音已去再难得。多以表示对亡友的痛悼。《三国志.王粲等传》:“昔伯牙绝弦于钟期,仲尼覆醢于子路,痛知音之难遇。”唐温庭筠《哭王元裕》诗:“闻说萧郎逐逝川,伯牙因此绝清弦。”主谓

  • 使君自有妇

    使君:汉代称刺史为使君。妇:妻。 使君本已有了妻室。 后泛指男子已婚。语出《玉台新咏.日出东南隅行》:“使君自有妇,罗敷自有夫。”唐.杜甫《数陪李梓州泛江,有女乐在诸舫,戏为艳曲二首赠李》:“使君

  • 生公点石头

    晋无名氏《莲社高贤传.道生法师》载:晋高僧竺道生喜云游传道。相传曾入苏州 虎丘山,“聚石为徒,讲《涅槃经》”,讲到紧要处,他问石头:“如我所言,契佛心否?”这时“群石皆为点头”。后以“生公点石头”称美

  • 吴公敏政

    《汉书.贾谊传》:“文帝初立,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。”又《循吏传》:“至于文、景,遂移风易俗。是时循吏如河南守吴公、蜀守文翁之属,皆谨身帅先,居以廉平,不至于严,而民从化。”汉文帝时,吴公为有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