舳舻千里
舳(zhú竹):船尾部持舵处。舻(lú芦):船前部刺棹处。形容船多,首尾相接,千里不绝。汉武帝元封五年(前106年)冬,武帝南巡到浔阳(今江西九江),登船游览,船队千里相接,一直到接近枞阳(今安徽桐城县东南)才离舟上岸,作《盛唐枞阳之歌》。后以“舳舻千里”为典,形容船只连绵行驶,千里不绝。
【出典】:
《汉书》卷6《武帝纪》196页:“五年冬,行南巡狩,至于盛唐(地名,在南郡附近)。”“自寻阳浮江,……舳舻千里,薄枞阳而出,作《盛唐枞阳之歌》。”
【例句】:
唐·房玄龄《晋书·陆机传》:“轴轳千里,前驱不过百舰。” 唐·杨炯《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》:“军营对日,兵气横天,开玉堂而按部,坐金城而勒阵,关巩之甲,犀兕七重,艅艎之船,舳舻千里。” 宋·苏轼《前赤壁赋》:“方其破荆州,下江陵,顺流而东也,舳舻千里,旌旗蔽空,酾酒临江,横槊赋诗,固一世之雄也。” 元·欧阳玄诗:“舳舻尾相衔,密切若鳞甲。”
主谓 舳舻,船头和船尾,泛指船只。船多,首尾相接,千里不绝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:“~,薄枞阳而出。”※舳,不读作zhóu。△描写船多的场面。也作“轴轳千里”、“舳舻相继”、“舳舻相接”。
【词语舳舻千里】 成语:舳舻千里汉语词典:舳舻千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