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网漏吞舟

网漏吞舟

指汉初实行宽松政策,好象法网能够漏掉吞吃船只之大鱼。此典比喻刑法宽松;或形容刑律不严而使重大罪犯漏网。司马迁在撰写《史记·酷吏列传》开篇里概括说:汉朝兴起,废除秦朝严刑苛法而实行宽松,压抑奸巧而提倡忠厚,法网宽松得好象可以漏掉吞吃船只之大鱼,然而官吏治理成绩却很好,地方上不为非作歹,老百姓太平安乐。由此看来,国家安定在于道德力量,不靠严刑苛法。此典又作“漏网”、“漏鱼”、“网漏鲸鲵”、“漏网之鲸”、“吞舟疏漏”、“鱼失吞舟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122《酷吏列传·序》3131页:“太史公曰:汉兴,破觚(gū姑,古代方正有棱角之盛酒器)而为圜(yuán圆,同“圆”。意为把方正有棱角之酒器改为圆形酒器。比喻法制之重大改变,由秦代之繁规苛法改为简约宽厚之法律,汉初仅颁约法三章),(zhuó酌,削)雕(diāo凋,雕刻之花纹,比喻华丽装饰)而为朴(意为削去器物上雕刻花纹华丽装饰而使它回复原来朴素形态,即返朴归真,抑奸巧而倡忠厚),网漏于吞舟之鱼,而吏治烝烝(zhēng zhēng争争,淳厚美盛之态势),不至于奸,黎民艾(yì艺,通“乂”,治理)安(太平无事)。由是观之,在彼(指任德)不在此(指任刑)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房玄龄等撰《晋书·顾和传》:“导问和:‘卿何所闻?’答曰:‘明公作辅,宁使网漏吞舟,何缘采听风闻,以察察为政。’导咨嗟称善。” 唐·李白《天长节使韦公德政碑》:“虽轩后至道,由闻蚩尤之师;今网漏吞舟,而胡夷起于毂下。” 唐·杜甫《建都十二韵》:“牵裾恨不死,漏网辱殊恩。” 唐·元稹《对父杀牛判》:“令不惟反,政是以常,县恐漏鱼,州符佩犊。” 唐·元稹《幽州平告太庙祝文》:“物盛而微,墉崇则毁,网漏鲸鲵,隟开蝼蚁。” 明·汤显祖《南柯梦记》:“有礼有法,国中无漏网之鲸。” 清·杨观潮《夜香台持斋训子》:“一口气疾恶如仇,还只恨吞舟疏漏。” 清·唐孙华《客谈维扬事重有感》:“鼠因凭社熏难入,鱼失吞舟网尚疏。”


主谓 网漏,借指法网疏宽;吞舟,吞舟之鱼,借指巨奸大恶。网眼稀得把吞舟的大鱼都漏掉了,比喻法令不严,重大罪犯得以逃避法网。语本《史记·酷吏列传序》:“汉兴,破觚而为圜,斫雕而为朴、网漏于吞舟之鱼,而吏治烝烝,不至于奸,黎民艾安。”《宋书·沈攸之传》:“泰始开辟,~。”宋·陆游《贺谢枢密启》:“~,示太平之宽大;云光肤寸,泽庶物之焦枯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描写法令太宽致使坏人漏网。→漏网之鱼 ↔天罗地网


【典源】 《史记·酷吏列传》:“汉兴,破觚而为圜,斲雕而为朴,网漏于吞舟之鱼,而吏治烝烝,不至于奸,黎民艾安。”

【今译】 汉兴起之时,刘邦废止秦朝苛酷的刑律而约法三章,治理刻薄的习俗,使返回纯朴,刑法宽大,就像鱼网能漏过吞没小船的大鱼,然而官吏治理地方井然有序,并未发生动乱,黎民百姓安居乐业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刑法宽大; 或指刑律不严而使重大罪犯漏网。

【典形】 漏网、漏网之鲸、漏鱼、吞舟疏漏、网漏鲸鲵、网漏吞舟、鱼失吞舟、网目漏吞舟、吞舟漏疏网。

【示例】

〔漏网〕 唐·杜甫《建都十二韵》:“牵裾恨不死,漏网辱殊恩。”

〔漏网之鲸〕 明 ·汤显祖《南柯梦记》:“有礼有法,国中无漏网之鲸。”

〔漏鱼〕 唐·元稹《对父杀牛判》:“令不惟反,政是以常。县恐漏鱼,州符佩犊。”

〔吞舟疏漏〕 清·杨观潮《夜香台持斋训子》:“一口气疾恶如仇,还只恨吞舟疏漏。”

〔网漏鲸鲵〕 唐·元稹《幽州平告太庙祝文》:“物盛而微,墉崇则毁。网漏鲸鲵,隟开蝼蚁。”

〔网漏吞舟〕 唐·李白 《天长节使韦公德政碑》:“虽轩后至道,由闻蚩尤之师; 今网漏吞舟,而胡夷起于毂下。”

〔鱼失吞舟〕 清·唐孙华《客谈维扬事重有感》:“鼠因凭社熏难入,鱼失吞舟网尚疏。”


【词语网漏吞舟】  成语:网漏吞舟汉语词典:网漏吞舟

猜你喜欢

  • 酆剑

    见“丰剑”。【词语酆剑】   汉语大词典:酆剑

  • 谢家柳絮

    同“谢庭柳絮”。唐白居易《福先寺雪中饯刘苏州》诗:“庾岭梅花落歌管,谢家柳絮扑金田。”

  • 鹰化为鸠

    鹰:猛禽,一名苍鹰。化:转化。鸠:小鸟名。这里指布谷鸟之类。 苍鹰转化为布谷鸟。 古人一种违反科学的说法。 后也用以比喻恶人伪装成善类。语出《礼记.月令》:“仲春之月,仓庚鸣,鹰化为鸠。”《世说

  • 晚节香

    宋韩琦《九日水阁》诗:“随惭老圃秋容淡,且看寒花晚节香。”后以“晚节香”颂菊花。清赵翼《管公祠看菊》诗:“吾特取其晚节香,不与群卉共荣悴。”【词语晚节香】   汉语大词典:晚节香

  • 阳羡买田

    同“买田阳羡”。清赵翼《华峒》诗:“清颍筑室谋,阳羡买田计。”

  • 江山易改,秉性难移

    同“江山易改,本性难移”。草明《乘风破浪》一:“别的不敢说,说到‘铁牛’,我侍候它快将二十年,它的脾气哪一点我不知道?江山易改,秉性难移,人是这样,高炉更是这样。”见“江山易改,禀性难移”。草明《乘风

  • 瓠歌

    同“瓠子歌”。《汉书.叙传下》:“文陻枣野,武作《瓠歌》。”【词语瓠歌】   汉语大词典:瓠歌

  • 同饮班朱尼河水

    班朱尼河:又作巴勒渚纳在今内蒙古呼伦河西南。此典指成吉思汗建国前被克烈部战败,率残部饮河水盟誓。成吉思汗(1162-1227年),名铁木真,庙号太祖,蒙古乞颜部人,孛儿只斤氏。蒙古帝国的创建者,曾率数

  • 霍冠军

    《史记.卫将军骠骑列传》:“天子曰:‘剽姚校尉去病斩首虏二千二十八级,及相国、当户,斩单于大行父籍若侯产,生捕季病罗姑比,再冠军,以千六百户封去病为冠军侯。’”霍将军指汉武帝时剽姚校尉霍去病,他在与卫

  • 荆刘拜杀

    元代柯丹丘《荆钗记》、佚名《白兔记》(原名《刘知远》)、施君美《拜月亭》、佚名《一说萧德祥》《杀狗记》(原名《杀狗劝夫》)四个南戏剧本的合称。【词语荆刘拜杀】  成语:荆刘拜杀汉语大词典:荆刘拜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