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鸡犬升天”。清董元恺《满江红.谈沧儒属题挥锄居》词:“鸡犬云中,曾栖息,匡君岩腹。”
东汉.赵晔《吴越春秋》卷四《阖闾内传》:“湛卢之剑恶阖闾之无道也,乃去而出,水行如楚。楚昭王卧而寤,得吴王湛卢之剑于床。昭王不知其故,乃召风湖子而问曰:‘寡人卧觉而得宝剑,不知其名,是何剑也?’风湖子
同“霓裳羽衣舞”。唐白居易《霓裳羽衣歌》:“千歌万舞不可数,就中最爱《霓裳舞》。”【词语霓裳舞】 汉语大词典:霓裳舞
《论语.先进》载:孔子要子路、曾晳、冉有等人“各言其志也。”曾晳说他喜欢:“莫(暮)春者,春服既成,冠者五六人,童子六七人,浴乎沂,风乎舞雩,咏而归。”“夫子喟然叹曰:‘吾与点(曾晳,名点)也!’”后
参见:树西靡
唐.刘餗《隋唐嘉话》:“王右军《兰亭序》,……太宗为秦王日,见拓本,惊喜,……以武德四年入秦府。贞观十年乃拓十本以赐近臣。帝崩,中书令褚遂良奏:‘《兰亭》,先帝所重,不可留。’遂秘于昭陵。”宋代欧阳修
《战国策.秦策二》:“昔者曾子处费,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,人告曾子母曰:‘曾参杀人。’曾子之母曰:‘吾子不杀人。’织自若。有顷焉,人又曰:‘曾参杀人。’其母尚织自若也。顷之,一人又告之曰:‘曾参
《汉书.张骞传》:“张骞,汉中人也。建元中为郎。骞以校尉从大将军击匈奴,知水草处,军得以不乏,乃封骞为博望侯。”《荆楚岁时记》:“武帝时,张骞使大夏寻河源,乘槎经月,而至一处,见城郭如州府,室内有一女
《孟子.梁惠王上》:“明足以察秋毫之末,而不见舆薪,则王许之乎?”后以“明察秋毫,不见舆薪”比喻为人精明过头,见小而不见大。其他 目光敏锐,可看清秋天鸟兽新生的毫毛,却看不到一车柴草。比喻为人精明,但
源见“八柱”。比喻负担重任。唐刘禹锡《奉和淮南李相公早秋即事寄成都武相公》诗:“八柱共承天,东西别隐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