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矫枉过正

矫枉过正

矫(jiǎo角):纠正、矫正。枉:弯曲。把弯曲的东西扭直,结果又弯向另一方。比喻纠正事物的偏失、错误,超过了应有的限度,而又陷于另一偏失、错误之中。《汉书·诸侯王表》说:汉朝建立初期,为了矫正秦朝权力过分集中致使政权孤立的弊病,分割国土分封给宗室和功臣为王侯,结果使一些诸侯国跨州兼郡,数十座城市连绵,以致于宫室百官等各项建制竟与京城天子相同,诸侯国的力量又过于强盛了,这真是矫枉过正了。后以此为典,言矫正枉曲,超过限度,又走向另一个极端。又作“矫枉过直”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14《诸侯王表》393、394页:“汉兴之初,海内新定,同姓寡少,惩戒亡秦孤立之败,于是剖裂疆土,立二等之爵”。“而藩国大者夸(跨)州兼郡,连城数十,宫室百官同制京师,可谓挢枉过其正矣。”颜师古注曰:“挢与矫同。枉,曲也。正曲曰矫。言矫秦孤立之败而大封子弟,过于强盛,有失中也。”

【例句】:

汉·班固《汉书·孝成许皇后传》:“吏拘于法,亦安足过?盖矫枉者过直,古今同之。” 南朝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仲长统传》:“当君子困穷之时,局高天,蹐厚地,犹恐有镇压之祸也,逮至清世,则复入于矫枉过正之检。”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书·陈思王植传》:“本无禁固诸国通问之诏也,矫枉过正,下吏惧谴,以至于此耳。” 宋·李觏《寄上范参政书》:“孔子曰:‘礼,与其奢而宁俭。’矫枉过正,此其时也。” 宋·秦观《财用上》:“士大夫矫枉过直,邈然以风裁自持,不复肯言财利之事。” 元·脱脱《宋史·王存等传论》:“他有更张,随事谏止,不少循默,然无矫枉过中之失。”


主谓 纠正偏差超过了限度而又转向另一方。比喻纠偏过头,改错方法不当。刘卫华、张欣武《哈佛女孩刘亦婷》:“父母建议用~的办法迅速解决问题,婷儿表示赞同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表示处事方法失当而又产生新问题。→过犹不及 枉直必过。也作“矫枉过当”、“矫枉过直”、“矫枉过中”。


【词语矫枉过正】  成语:矫枉过正汉语词典:矫枉过正

猜你喜欢

  • 拜嘉

    《左传.襄公四年》:“穆叔如晋,报知武子之聘也,晋侯享之。金奏《肆夏》之三,不拜。工歌《文王》之三,又不拜。歌《鹿鸣》之三,三败。韩献子使行人子员问之。……对曰:‘……《鹿鸣》,君所以嘉寡君也,敢不拜

  • 覆盂

    《史记.滑稽列传》:“圣帝在上,德流天下,诸侯宾服,威振四夷,连四海之外以为席,安于覆盂。”后因以“覆盂”喻江山稳固,国势太平。唐张说《开元正历握乾符颂》:“四海有覆盂之安。”宋王禹偁《拟留侯与四皓书

  • 得婿如龙

    得到满意的女婿。宋代叶廷珪《海录碎事.人事.女婿》:“后汉李膺、孙秀俱娶太尉桓焉女。时人谓桓叔元两女俱乘龙,言得婿如龙。”其他 形容得到了乘龙快婿。宋·叶廷珪《海录碎事·人事》:“后汉李膺、孙秀俱娶太

  • 米盐博辩

    议论烦琐细杂。米盐:喻细杂。《韩非子.说难》:“米盐博辩,则以为多而久之。”久:原作“交”,从《史记》改。这句意思是说,若语言烦琐,则嫌其久长。主谓 比喻议论的范围广博、细微。《韩非子·说难》:“径省

  • 左宜右有

    《诗.小雅.裳裳者华》:“左之左之,君子宜之;右之右之,君子有之。”后以“左宜右有”谓德高才富,无所不宜。清平步青《霞外攟屑.论文上》:“精研《易》《礼》,时雨润物,吾不如张皋文;文采斐然,左宜右有,

  • 福无双至,祸不单行

    幸福不会成双的来到,而灾祸却会接连的降临。 旧指人的时运不济。语出汉.刘向《说苑.权谋》:“此所谓福不重至,祸必重来者也。”后多引作〔福无双至,祸不单行〕。《水浒全传》三七回:“宋江听罢,扯定两个公

  • 谋事在人,成事在天

    谋求事情的成功,在于人为;究竟能否成功,又在于天意。本为旧时一种宿命论观点。语出《三国演义》一〇三回:“一霎时火光大起,(孔明)心中甚喜,以为司马懿此番必死。不期天降大雨,火不能着,哨马报说司马懿父子

  • 白也无敌

    唐.杜甫《春日忆李白》:“白也诗无敌,飘然思不群。清新庾开府,俊逸鲍参军。渭北春天树,江东日墓云。何时一尊酒,重与细论文。”后因有人以“白也无敌”称赞有文才的人。元.王举之〔双调.折桂令〕《送友赴都》

  • 臼头深目

    头阔大如石臼,两眼深陷。形容人的相貌极丑。汉代刘向《列女传.辨通.齐钟离春传》:“钟离春者,齐无盐邑之女,宣王之正后也。其为人极丑无双,臼头深目。”汉代刘向《新序.杂事二》:“齐有妇人,极丑无双,号曰

  • 乘下泽

    同“乘下泽车”。宋陈慥《凌晨张司户惠诗次韵》之二:“短褐直甘乘下泽,异乡终胜赋《登楼》。”宋陆游《怀镜中故庐》诗:“从宦只思乘下泽,忤人常悔读《南华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