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盘根错节

盘根错节

指树木的根干枝节盘屈交错,不易砍伐。多以此比喻事情繁难复杂,不易处理。虞翊,安帝初,任太尉李修郎中。当时,西羌入犯内地。大将军邓骘主张放弃凉州,致力北部边防,其他官员亦随声附和,而虞翊则坚决反对。邓骘对此怀恨在心,派他到盗贼横行的朝歌(今河南淇县)去当地方官,“欲以吏法中伤翊”。他的朋友都为他担心。他却笑着说:“工作不拈轻怕重,抢挑重担,是臣下应尽的职责,不去砍伐根干枝节都盘屈交错的大树,那里能辩别锐利的刀斧呢。”到任后,即立定科条,募求壮士,逮捕盗贼。地方因以安定。后亦以盘根错节形容恶劣黑暗势力所结下的各种关系网。

【出典】:

后汉书》卷58第1867页,《虞翊传》:“邓骘兄弟以翊异其议,因此不平,欲以吏法中伤翊。后朝歌贼宁季等数千人攻杀长吏,屯聚连年,州郡不能禁,乃以翊为朝歌长。故旧皆吊翊曰:‘得朝歌何衰?’诩笑曰:‘志不求易,事不避难,臣之职也。不遇盘根错节,何以别利器乎?’”

【例句】:

北齐·魏收《魏书·甄琛传》:“今河南郡是陛下天山之坚木,盘根错节,乱植其中。” 南宋·陈亮《龙川词三部乐七月二十六日寿王道甫》:“从来别真共假,任盘根错节,更饶仓卒。”


并列 树根盘绕,枝节交错。比喻事情繁难复杂,不易解决。语出晋·司马彪《续汉书·四·虞诩传》:“(诩曰)难者不避,易者不从,臣之职也。不遇盘根错节,何以别利器乎!”邹韬奋《学生救亡运动的缺点》:“让他尝试尝试,~乃见真材。”也比喻某种势力根基牢固,不易清除。程树榛《大学时代》:“封建社会延续几千年,封建专制主义~,到处渗透。”△多用于表现事情繁杂和势力深重方面。→根深蒂固。也作“错节盘根”、“根盘节错”、“蟠根错节”。


【词语盘根错节】  成语:盘根错节汉语词典:盘根错节

猜你喜欢

  • 抱木死

    《庄子.盗跖》:“鲍焦饰行非世,抱木而死。”《史记.鲁仲连列传》唐.张守节《正义》注引《韩诗外传》:“姓鲍,名焦,周时隐者也。饰行非世,廉洁而守,荷担采樵,拾橡充食,故无子胤,不臣天子,不友诸侯。子贡

  • 孤峰绝岸

    高峰绝壁耸立,用来比喻人才的杰出非凡。唐代刘肃《大唐新语》:“坚谓说曰:‘诸公昔年皆擅一时之美,敢问孰为先后?’说曰:‘李峤、崔融、薛稷、宋之问,皆如良金美玉,无施不可,富嘉谟之文,如孤峰绝岸,壁立万

  • 赵孟疵面

    晋.王隐《晋书》:“赵孟字长舒,入补尚书都令史,善于清谈,有国士之风。其面有疵黯。诸事不诀,皆言‘当问疵面’也。”(据《太平御览》卷三六五引)晋时,尚书都令史赵孟面有疵点,时人号以‘疵面,,有事皆愿向

  • 不入兽穴,安得兽子

    见“不入虎穴,不得虎子”。《北史·李远传》:“……但~,若以奇兵出其不意,事或可济。”【词语不入兽穴,安得兽子】  成语:不入兽穴,安得兽子汉语大词典:不入兽穴,安得兽子

  • 桐乡葬

    参见:桐乡吏

  • 珠箪肯一枨

    《后汉书.钟离意传》:“显宗即位,征为尚书。时交阯太守张恢,坐臧千金,征还伏法,以资物簿入大司农,诏班赐群臣。意得珠玑,悉以委地而不拜赐。帝怪而问其故。对曰:“臣闻孔子忍渴于盗泉之水,曾参回车于胜母之

  • 屏翰

    源见“藩垣”。借指卫国重臣。唐韩愈《楚国夫人墓志铭》:“公居河东,子在鄜畤,为王屏翰,有壤千里。”亦比喻屏障辅翼。《明史.张翀传》:“国家所恃为屏翰者,边镇也。”【词语屏翰】   汉语大词典:屏翰

  • 眼观四面,耳听八方

    见“眼观六路,耳听八方”。贾平凹《腊月 ·正月》:“枣核女人则站在门口的凳子上,~,唯恐混乱之中有人行窃偷盗。”见“眼观六路,耳听八方”。

  • 爱乌因屋

    同“爱屋及乌”。明徐渭《四声猿.女状元》三出:“如今人可讨爱乌因屋休承望,惟失火殃鱼你自当。”【词语爱乌因屋】   汉语大词典:爱乌因屋

  • 月明千里

    南朝 宋谢庄《月赋》:“美人迈兮音尘阙,隔千里兮共明月。”谓月光普照大地。后多用作友人或恋人相隔遥远,月夜倍增思念的典故。元无名氏《碧桃花》四折:“今日个月明千里故人来,镜鸾重整向妆台,这的是换人肌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