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爱屋及乌

爱屋及乌

尚书大传》卷三:“死,武王皇皇若天下之未定,召太公而问曰:‘入殷奈何?’太公曰:‘臣闻之也,爱人者,兼其屋上之乌,不爱人者及其胥馀,何如?’”《韩诗外传》、《说苑》亦记其事,有记为周公旦语。后因以“爱屋及乌”谓爱其人兼爱与之有关的人或物。《孔丛子.连丛子下》:“若夫顾其遗嗣,得与群臣同受釐福,此乃陛下爱屋及乌,惠下之道。”明许自昌《水浒记.投胶》:“他们都是你舅舅的相识,你何无爱屋及乌情?”


连动 比喻爱某个人而连及他有关的人或物。语本《尚书大传·牧誓·大战》“爱人者,兼其屋上之乌”。高和《越轨诉讼》:“我看你们俩是真好,尤其是雅兰,对你真心真意,一心扑在你身上,~,连我都沾光了,你可不能让人家姑娘伤感情。”△描写人际关系之语。也作“推爱屋乌”、“屋乌推爱”、“屋乌之爱”。


【典源】《尚书大传·牧誓·大战》:“纣死,武王皇皇若天下之未定。召太公而问曰:‘入殷奈何?’太公曰:‘臣闻之也,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,不爱人者及其胥余,何如?’”《艺文类聚》卷九十二引《太公六韬》曰:“武王登夏后,以临殷民,周公旦曰:‘臣闻之,爱其人者,爱其屋上乌,憎其人者,憎其余胥。’”《韩诗外传》卷三、《说苑·贵德》亦载,文有不同。

【今译】 周武王东征伐纣,纣王大败,自焚而死。武王认为天下尚未安定,心中惶惶不安,召见姜太公问道:“进入殷商之地以后,该怎么办呢?”姜太公回答说:“我听说过,喜爱一个人就连他房屋上的乌鸦也会爱惜,憎恶一个人就连他屋外的篱笆也会憎恶,以此来对待商朝的臣民,怎么样?”又有记为周公旦语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喜爱某人而随之喜爱与其有关的事物; 也用以咏乌鸦。

【典形】 爱及屋乌、人好乌好、同瑞周王屋、屋上乌、誉乌、爱屋乌。

【示例】

〔爱及屋乌〕宋·苏轼《故周茂叔先生濂溪》:“怒移水中蟹,爱及屋上乌。”

〔人好乌好〕唐·杜甫《奉赠射洪李四丈》:“丈人屋上乌,人好乌亦好。”

〔同瑞周王屋〕 南朝梁·刘孝威《乌生八九子》:“永愿共栖曾氏冠,同瑞周王屋。”

〔屋上乌〕 宋·苏轼《次韵叶至远见赠》:“人皆劝我杯中物,我独怜君屋上乌。”

〔誉乌〕 宋·范成大《题请息斋六言》:“坐隅但忌占��, 屋上何烦誉乌?”


【词语爱屋及乌】  成语:爱屋及乌汉语词典:爱屋及乌

猜你喜欢

  • 怙恶不悛

    原作“长恶不悛”。形容一贯作恶,不肯悔改。公元前720年,郑庄公以与周王室发生战争而要求和陈国和好。陈桓公予以拒绝。执政大夫公子佗劝他,亲近贤人,和睦邻国,是国家的珍宝。您应该答应郑国的和好要求。陈桓

  • 充国自赞

    《汉书.赵充国传》:“时充国年七十余,上老之,使御史大夫丙吉问谁可将者,充国对曰:‘亡逾于老臣者矣。’上遣问焉,曰:‘将军度羌虏何如,当用几人?’充国曰:‘百闻不如一见。兵难隃度,臣愿驰至金城,图上方

  • 沧海珠

    同“沧海遗珠”。唐杜甫《暮秋遣兴寄递呈苏涣侍御》诗:“盈把那须沧海珠,入怀本倚昆山玉。”宋苏辙《食鸡头》诗:“细嚼兼收上池水,徐咽还成沧海珠。”【词语沧海珠】   汉语大词典:沧海珠

  • 北海醪

    同“北海尊”。金麻革《上云内帅贾君》诗:“屡下陈蕃榻,谁空北海醪?”

  • 三尺水

    南朝 梁吴均《咏宝剑诗》:“我有一宝剑,出自昆吾溪。照人如照水,切玉如切泥。”后因以“三尺水”指剑。唐李贺《春坊正字剑子歌》:“先辈匣中三尺水,曾入吴潭斩龙子。”【词语三尺水】   汉语大词典:三尺水

  • 壶公龙

    源见“杖化龙”。戏称竹杖。宋苏轼《次前韵寄子由》:“还乡亦何有,暂假壶公龙。”【词语壶公龙】   汉语大词典:壶公龙

  • 五经腹笥

    同“五经在笥”。清查慎行《题同年詹允绳小照》诗:“万卷传家手泽新,五经腹笥自纷纶。”

  • 卧不安席,食不甘味

    司马迁《史记.苏秦列传》:“寡人卧不安席,食不甘味,心摇摇然如悬旌而无所终薄。”本指睡不安宁,饮食不辨滋味。形容心神不定,忧虑不安,或重任在肩,专注于一的情态。《旧唐书.李靖传》:“往者国家草创,太上

  • 吟烛

    源见“击钵催诗”。谓赋诗限时用的蜡烛。宋刘筠《夜宴》诗:“吟烛唯忧尽,杯筹岂易防。”

  • 云泥之判

    同“判若云泥”。清 黄式权《淞南梦影录》卷二:“较之绣口锦心,无人顾问,不得已卖文糊口,屡遭按剑之羞者,犹不啻云泥之判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