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燃松读书

燃松读书

南史.顾欢传》:“欢独好学。……乡中有学舍,欢贫无以授业,于舍壁后倚听,无遗忘者。夕则燃松节读书,或然(燃)糠自照。”

南朝齐.顾欢字景怡,吴郡盐官人,八岁读《孝经》、《诗论》,长大以后,更笃志好学,躬耕诵书,或燃节或燃糠皮以照明。后因以“燃松读书”用为勤学苦读的典故。

太平广记》卷一七五《李琪》:“明年,丁母忧(古时父母之丧称为丁忧或丁艰,又父丧称丁外艰,母丧称丁内艰),因流寓青、齐间,然糠照薪,俾夜作昼,览书数千卷。”这里称“燃糠照薪”即用顾欢燃糠及燃松节照读的事。


连动 燃烧松枝用来照明。形容在困境中刻苦学习。《南史·顾欢传》:“乡中有学舍,欢贫无以受业,于舍壁后倚听,无遗忘者。夕则燃松节读书,或然糠自照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描写勤奋好学。→黄卷青灯 囊萤照读 然糠自照 然明夜读燃荻读书 映雪读书 ↔困而不学。也作“柴读书”。


【词语燃松读书】  成语:燃松读书

猜你喜欢

  • 杼柚空虚

    同“杼柚其空”。《后汉书.西域传序》:“当斯之役,黔首殒于狼望之北,财币縻于卢山之壑,府库单竭,杼柚空虚。”见“杼柚其空”。《后汉书·西域传》:“府库单竭,~,筭至舟车,赀及六畜。”【词语杼柚空虚】

  • 臣弑其君,子弑其父

    弑( ㄕˋ shì ):古称臣子杀君父叫弑。 臣子杀死君主,儿子杀死父亲。 旧指乱世所发生的逆伦暴行。语出《易.坤文言》:“臣弑其君,子弑其父,非一朝一夕之故,其所由来者渐矣,由辨之不早辨也。”

  • 禽填海

    同“精卫填海”。唐杜甫《寄岳州贾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》诗:“浪作禽填海,那将血射天。”严复《哭林晚翠》诗:“每欲禽填海,深怜虱处裈。”

  • 安得猛士守四方

    安:何,如何。 慨叹守土乏人,表示对壮士的渴望。语出《史记.高祖本纪》:“酒酣,高祖击筑,自为歌诗曰:‘大风起兮云飞扬,威加海内兮归故乡,安得猛士兮守四方!’”宋.罗大经《鹤林玉露.甲编》卷六:“汪

  • 伍员鞭尸

    指伍员为报被无辜冤枉杀死的父兄之仇,帮助吴兵攻进楚国都城郢(yǐng影,今湖北江陵县北),掘墓鞭打已死的楚平王尸体。后以此典比喻报仇雪恨。伍员(?——前484年),字子胥,楚国大夫伍奢次子。楚平王七年

  • 仲宣怀土

    源见“王粲登楼”。谓身在异乡,思念故土。王粲,字仲宣。前蜀韦庄《江上逢故人》诗:“江畔玉楼多美酒,仲宣怀土莫凄凄。”

  • 井投辖

    同“井中车辖”。宋曾巩《送程公辟使江西》诗:“客来尚喜井投辖,主礼宁论烛飞炧。”

  • 桃李自成蹊

    源见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”。形容人品行高尚,自能受人爱戴敬仰。金元好问《送杜招抚归西山》诗:“父老渔樵知有社,将军桃李自成蹊。”【词语桃李自成蹊】  成语:桃李自成蹊

  • 合盘托出

    谓全部显露或说出。清 李光庭《乡言解颐.地部.婚姻》:“鄙夫欣羡之眼,败家妇不足之心,合盘托出。”刘心武《写在水仙花旁》:“我很为你恳挚纯真的感情,无保留合盘托出的气度和敏锐深入的思考所打动。”见“和

  • 不是折腰具

    源见“不为五斗米折腰”。喻清高有骨气之人。宋黄庭坚《次韵子瞻以红带寄》:“白头不是折腰具,桐帽棕鞋称老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