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典为赵昌言等通宵狂饮事。后指夜饮。赵昌言(945或955-1009年),字仲谟,一作幼谟,宋汾州孝义(今属山西)人。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(978年)举进士,通判鄂州,历知青州,知制诰。雍熙中,出知天雄
源见“沧浪濯缨”。指隐者、渔父。唐李白《笑歌行》:“君不见沧浪老人歌一曲,还道沧浪濯吾足。”偏正 隐者、渔父。语本《楚辞·渔父》:“渔父莞尔而笑,鼓枻而去。乃歌曰:‘沧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吾缨;沧浪之水
源见“箪瓢陋巷”。借指安贫乐道之士。唐白居易《谕友》诗:“朱门有勋贵,陋巷有颜回。”
源见“老莱娱亲”。指孝养父母。唐孟郊《春日同韦郎中使君送邹儒立少府扶侍赴云阳》诗:“服彩老莱并,侍车江革同。”
同“雁塔题名”。宋 张宰《满庭芳.寿李守》词:“向自题名雁塔,不十载,德播河阳。”
《文选》卷四十三南朝齐.孔德璋(稚珪)《北山移文》:“笼张赵于往图,架卓鲁于前箓。”唐.李善注:“范晔《后汉书》曰:卓茂字子康,南阳人也,迁密令,视人如子,吏人亲爱而不忍欺。’又曰:‘鲁恭字仲康,扶风
参见:南皮游
《后汉书.陈球传》:“球复以书劝(刘)郃曰:‘公出自宗室,位登台鼎,天下瞻望。’”按,刘郃官居司徒。台,官署名,古以尚书、谒者、御史合称三台。鼎,因有三足,以喻三公重臣。故“台鼎”用指宰辅重臣。唐.韩
《穆天子传》:“天子赐之上姬之长,是曰盛门。天子乃为之台,是曰重璧之台。……盛姬求饮,天子命人取浆而给,是曰壶輲。天子西至于重璧之台,盛姬告病口,天子哀之。是曰哀次。天子乃殡盛姬于毂丘之庙。……天子南
源见“刻舟求剑”。谓因固执成法,不知变通而迷惘。唐罗隐《谢刑部萧郎中启》:“爰自南国辞耕,东堂奉贡,剑迷船畔,胶在柱间。靡旗而何啻再奔,绕树而岂推三匝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