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炀灶

炀灶

战国策.赵策三》:“卫灵公近雍疸(一作痈疽)、弥子瑕。二人者,专君之势以蔽左右。复涂侦(卫人)谓君曰:‘昔日臣梦见君。’君曰:‘子何梦?’曰:‘梦见灶君。’君忿然作色曰:‘吾闻梦见人君者,梦见日。今子曰梦见灶君而言君也,有说则可,无说则死。’对曰:‘日,并烛(照亮)天下者也,一物不能蔽也。若灶则不然,前之人炀(炙烤),则后之人无从见也。今臣疑人之有炀于君者也,是以梦见灶君。’君曰:‘善。’于是,因废雍疸、弥子瑕,而立司空狗。”

此事又见《韩非子.内储说上》。

战国时,卫灵公宠信倭臣雍疸、弥子瑕,使忠谏之路遭到了堵塞。卫人复涂侦,以梦见灶君为假说,以“炀灶”为比喻,陈说小人当道,使君主遭受蒙蔽,以至堵塞言路的危害,终于说服了卫灵公,废弃了雍疸、弥子瑕等一班奸宄之臣。

旧因以“炀灶”比喻佞臣当道,蒙蔽国君。

明.范世彦《磨忠记》十四“群忠会奏”:“俺做官的非图荣耀,君侧欲与除炀灶。”

若用“炀灶谏君”,则是指规劝亲贤臣,远小人。


【词语炀灶】   汉语词典:炀灶

猜你喜欢

  • 耦耕身

    源见“沮溺耦”。指隐士。宋苏轼《浣溪纱》词:“轻沙走马路无尘,何时收拾耦耕身。”

  • 二名不偏讳

    二名:指两个字的名字。偏:单个。 按照古代避讳的礼俗,对尊长的双字名,不可两字同说,但两字分说可以不避。这叫“二名不偏讳”。语出《礼记.曲礼上》:“二名不偏讳”。郑玄注:“偏谓二名不一一讳也。孔子之

  • 不鸣烹

    源见“木雁”。比喻因不材而遭祸。宋陆游《书意》诗:“一鸣辄斥不鸣烹,祸福元知未易评。”

  • 海不波溢

    汉.伏胜《尚书大传》载:相传周成王时,周公(注:名旦)摄政,越裳国重译来献白雉(越裳,古代南海国名。重译,辗转翻译),其使臣言:“吾受命国之黄发曰:久矣,天之不迅风疾雨也,海不波溢,三年于兹矣。意者中

  • 鸣鸡盗狗

    源见“鸡鸣狗盗”。借指卑微者。清汪懋麟《莺啼序.赠龚大宗伯》词:“笑当日原 尝,折节卑躬,鸣鸡盗狗。”【词语鸣鸡盗狗】   汉语大词典:鸣鸡盗狗

  • 暮鼓朝钟

    同“暮鼓晨钟”。宋苏轼《书双竹湛师房》诗:“暮鼓朝钟自击撞,闭门孤枕对残釭。”见“晨钟暮鼓”。宋·苏轼《书双竹湛师房》:“~自击撞,闭门孤枕对残釭。”【词语暮鼓朝钟】  成语:暮鼓朝钟汉语大词典:暮鼓

  • 咸与维新

    《书.胤征》:“天吏逸德,烈于猛火,歼厥渠魁,胁从罔治。旧染污俗,咸与惟新。”孔传:“言其余人久染污俗,本无恶心,皆与更新。”后因以“咸与维新”谓对一切受恶习影响或犯罪的人都准予改过自新。南朝 梁沈约

  • 白社人

    源见“洛阳社”。指隐士。唐李咸用《与刘三礼陈孝廉言志》诗:“皆期早蹑青云路,谁肯长为白社人?”【词语白社人】   汉语大词典:白社人

  • 长安不远

    同“长安近”。宋苏轼《障目峰》诗:“长安自不远,蜀客苦思归。莫教名障目,唤作小峨眉。”

  • 三沐三熏

    见“三衅三浴”。宋·程俱《偶作》2:“一重一掩藏山坞,~屏世尘。”【词语三沐三熏】  成语:三沐三熏汉语大词典:三沐三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