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濯缨

濯缨

孟子.离娄上》:“孟子曰:‘不仁者可与言哉?安其危而利其灾,乐其所以亡者。不仁而可与言,则何亡国败家之有!有孺子歌曰:‘沧浪(水名)之水清兮,可以濯我缨;沧浪之水浊兮,可以濯我足。’孔子曰:‘小子听之:清斯濯缨;浊斯濯足矣。自取之也。’……”

这段话的意思是:孟子认为,对于不仁的人是不能和他讲仁善的道理的。这种人倒行逆施,身处危险之中却自以为安乐,逢到祸患却以为有利,喜欢做那些亡国勾当。如果像这种不仁道的国君而可以和他讲仁德的话,那末天下就没有亡国败家的事情发生了。从前有个小孩子唱着这样的歌:“沧浪里的水很清,可以洗濯我的帽缨;沧浪里的水很浑,可以洗濯我的脚。”孟轲用这个例子说明:人们对于国君的不同态度,是由于国君自身行不行仁道来决定的。

又屈原《楚辞.渔父》:“渔父莞尔(微笑的样子)而笑,鼓枻(枻,音yì,一说为船舷,鼓枻即叩船舷;枻,又释为短桨,鼓枻即击浆)而去,乃歌曰:‘沧浪水之清兮,可以濯吾缨,沧浪之水浊兮,可以濯吾足。’遂去,不复与言。”

“濯缨”本指洗涤帽缨,后常以比喻超尘脱俗,操守高洁。以“沧浪之水”比喻水清澈美好。

文选》三国魏.曹植《王仲宣诔》:“振冠南岳,濯缨清川。潜处蓬室,不干势权。”

唐.刘禹锡《寄朗州温右史曹长》诗:“史笔枉将书纸尾,朝缨不称濯沧浪。”柳宗元《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》:“今朝不用临河别,垂泪千行便濯缨。”


【词语濯缨】   汉语词典:濯缨

猜你喜欢

  • 明妃出汉宫

    同“昭君出塞”。宋王安石《明妃曲》:“明妃初出汉宫时,泪湿春风鬓脚垂。”

  • 王俭府

    源见“莲幕”。借称幕府。唐李商隐《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》:“芙蓉王俭府,杨柳亚夫营。”

  • 圯下兵法

    同“圯桥书”。宋陈亮《子房贾生孔明魏徵何以学异端》:“子房为高帝谋臣,从容一发,动中机会,而尝超然于事物之外,此岂圯下兵法之所有哉?”【词语圯下兵法】   汉语大词典:圯下兵法

  • 日中则昃,月盈则食

    昃( ㄗㄜˋ zè ):日西斜。盈:满。食:同“蚀”,日月亏缺。 太阳到了正午时就开始西斜,月亮到了最圆时就开始亏缺。 比喻事物发展到极端,就会向相反方面转化。语出《易.丰》:“日中则昃,月盈则

  • 诎乏

    《汉书.扬雄传下》:“展民之所诎,振民之所乏。”后以“诎乏”称困乏。明海瑞《覆朱镇山尚书书》:“仍领部事,左右廊庙,大行其道有机会矣。公私诎乏,何足为念?”【词语诎乏】   汉语大词典:诎乏

  • 拂袖

    源见“拂衣”。指退隐。元贡奎《高侯画桑落洲望庐山》诗:“日夜千帆万柁过未已,谁肯拂袖同寂寥。”亦指因不悦而愤然离去。清顾炎武《赠黄职方师正》诗:“清操独介然,片言便拂袖。”【词语拂袖】   汉语大词典

  • 夏康中兴

    《左传.襄公四年》:“(魏绛)对曰:‘昔有夏之方衰也,后羿自鉏迁于穷石,因夏民以代夏政……浞因羿室,生浇及豷,恃其谗慝作伪而不德于民……靡自有鬲氏,收二国之烬,以灭浞而立少康。少康灭浇于过,后杼灭豷于

  • 祢笔

    源见“文不加点”。借指才士之笔。唐罗邺《鹦鹉咏》:“便向郄堂夸饮啄,还应祢笔发光辉。”

  • 绸缪牖户

    同“未雨绸缪”。宋范成大《枕上六言》诗之一:“一老绸缪牖户,几人颠倒衣裳。”述宾 绸缪未雨。宋·范成大《枕上六言》诗之一:“一老~,几人颠倒衣裳。”△用于准备。→绸缪未雨【词语绸缪牖户】  成语:绸缪

  • 钟鼓不为乐

    源见“鲁禽情”。比喻不愿受到仕宦的束缚。唐李白《赠任城卢主簿》诗:“钟鼓不为乐,烟霜谁与同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