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汗青

汗青

古时以竹简为纸,书写时须先用火烘干,谓之汗青。后用为成书之意,也用来专指史书。出自唐刘知几之语。刘知几(661-721年)字子玄,彭城(今江苏徐州)人。唐代著名史学家。永隆进士。武后时历任著作佐郎、左史等职。玄宗时官至左散骑常侍。后因其子犯罪,他为之辩护,被贬为安州都护府别驾。他酷爱史学,任史官期间,曾针对史馆修书的弊病,提出了“五不可”的原则。其中的“一不可”是,负责编史的人不可太多,否则人人都自以为是,每记一事,载一言,都要讨论很长时间,那就“头白可期,汗青无日”了。

【出典】:

新唐书》卷132《刘子玄传》4520页:“今史司取士滋多,人自为荀、袁,家自为政、骏。每记一事,载一言,阁笔相视,含毫不断,头白可期,汗青无日。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文天祥《过零丁洋》: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。”


汗青”是个文语,是 “史册”的意思。文天祥 《过零丁洋》诗: 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。”表明了他那民族英雄的气节。

古代在纸发明以前,字是刻在竹片上面的。竹片用牛筋或绳子穿起来,便成为竹简,也就是书了,用来记载历史的便是史册。刻字之前,要先将竹片放在火上烘烤,使它出 “汗”( 冒水) ,干了之后,竹子的青色尚未褪掉之时,就较容易刻字了,也不易长虫了,这便是所谓的 “汗青”。在出过 “汗”且褪去 “青”色的竹片上刻写下历史,这样而成的 “书”便是史册。某教师在讲解 “汗青”一词说: “青史留名的人都会努力奋斗,都会出汗,所以史册又叫 ‘汗青’。”这真是望文生义而贻笑大方了。


【词语汗青】   汉语词典:汗青

猜你喜欢

  • 女须

    同“女媭”。宋姜夔《探春慢》词序:“予自孩幼从先人宦于古沔,女须因嫁焉。中去复来几二十年,岂惟姊弟之爱,沔之父老儿女子亦莫不予爱也。”【词语女须】   汉语大词典:女须

  • 墓木已拱

    《左传.僖公三二年》:“蹇叔哭之曰:‘孟子!吾见师之出,而不见其入也!’公使谓之曰:‘尔何知?’中寿,尔墓之木拱矣!’……”秦穆公不接受蹇叔的谏诤,坚持派秦将孟明、西乞、白乙领兵袭击郑国。蹇叔哭着为三

  • 肉屏

    同“肉阵”。明陶宗仪《辍耕录.续演雅发挥》:“‘两驼侍雪立,终日饥不起。一觉沙日黄,肉屏那足拟’者,沙漠雪盛,命两驼趺其旁,终夜不动,用断梗架片毡其上,而寝处于下,暖胜肉屏。”【词语肉屏】   汉语大

  • 夜绣行

    同“衣绣夜行”。清赵翼《朝衣》诗:“出游未共春衣典,起早翻如夜绣行。”

  • 阿戎

    《世说新语.简傲》:“王戎弱冠诣阮籍”南朝梁.刘孝标注引《竹林七贤论》:“初,籍与戎父浑俱为尚书郎,每造浑,坐未安,辄曰:‘与卿语,不如与阿戎语。’就戎,必日夕而返。”晋人王戎为“竹林七贤”之一,戎幼

  • 衔哀致诚

    含着哀痛表达其真诚的心意。唐代韩愈《祭十二郎文》:“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,乃能衔哀致诚,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,告汝十二郎之灵。”季父:叔父。【词语衔哀致诚】  成语:衔哀致诚

  • 管窥之见

    源见“管窥蠡测”。比喻短浅的见识。常用为谦词。《魏书.王叡传》:“仰恃皇造宿眷之隆,敢陈愚昧管窥之见。”见“管窥蛙见”。《魏书·恩幸传·王叡》:“仰恃皇造宿眷之隆,敢陈愚昧~。”【词语管窥之见】  成

  • 一经教子

    同“一经传训”。宋 菊翁《朝中措.庆友人》词:“人羡一经教子,君今满屋皆书。”

  • 霖雨苍生

    源见“傅说霖”。喻济世泽民。清王韬《淞滨琐话.金玉蟾》:“况今当国家求才孔亟之时,何不出而霖雨苍生以一展其抱负哉?”述宾 比喻济世惠民。柳亚子《1945年8月30日渝州曾家岩呈毛主席》:“~新建国,云

  • 丁令

    同“丁令威”。唐李赤《灵墟山》诗:“丁令辞世人,拂衣向仙路。”亦指鹤。宋李纲《雷庙读丁晋公所作碑》诗:“只应寇老曾迁此,作记何缘丁令来?”【词语丁令】   汉语大词典:丁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