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比干剖心

比干剖心

指比干向商纣王进谏忠言,被商纣王剖心杀死之事。后以此比喻统治者无道,残害忠良。商纣王荒淫无道,其庶兄微子几次劝导进谏,皆不听。于是微子与大师(古代三公之一)、少师(辅导太子之官)商议,一起出走避开。商纣王叔父比干,当时任少师官,对纣王的作为不满,并发誓说,“当臣子的,不得不以死进谏忠言,”遂向商纣王强行进谏。纣王不采纳其忠言善意,反而怒气乱发地说,“我听说圣人心有七个窟窿洞。”便破开比干之胸膛,观看比干的心。此典又作“比干谏”、“剖心比干”、“七窍比干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3《殷本纪》108、109页:“纣愈淫乱不止。微子数谏不听,乃与大师、少师谋,遂去。比干曰:‘为人臣者,不得不以死争。’乃强谏纣。纣怒曰:‘吾闻圣人心有七窍(qiào俏,窟窿;洞)。’剖比干,观其心。”《正义》引《括地志》云:“比干见微子去,箕子狂,乃叹日:‘主过不谏,非忠也。畏死不言,非勇也。过则谏,不用则死,忠之至也。’进谏不去者三日。纣问:‘何以自持?’比干曰:‘修善行仁,以义自持。’纣怒,曰:‘吾闻圣人心有七窍,信诸?’遂杀比干,刳视其心也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李白《古风》之五十一:“比干谏而死,屈平窜湘源。” 宋·汪元量《杭州杂诗和林石田》:“蹑足封韩信,剖心嗔比干。” 清·郑燮《念奴娇·方景两先生祠》:“千古龙逢原不死,七窍比干肺腑。”


【典源】《史记·殷本纪》:“纣愈淫乱不止。微子数谏不听,乃与大师、少师谋,遂去。比干曰:‘为人臣者,不得不以死争。’乃强谏纣。纣怒曰:‘吾闻圣人心有七窍。’剖比干,观其心。”

【今译】 商纣王荒淫无道,变本加厉。微子几次劝谏不听,于是微子与大师、少师商议,一起亡去。比干说:‘作为臣子,不得不以死进谏。’他去强行对纣王进谏。纣王发怒,说:“我听说圣人心有七窍。”便将比干心剖出来观看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忠臣被害。

【典形】 比干谏、剖心比干、七窍比干。

【示例】

〔比干谏〕 唐·李白《古风》之五十一:“比干谏而死,屈平窜湘源。”

〔剖心比干〕 宋·汪元量《杭州杂诗和林石田》:“蹑足封韩信,剖心嗔比干。”

〔七窍比干〕 清·郑燮《念奴娇·方景两先生祠》:“千古龙逢原不死,七窍比干肺腑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背水一战

    指韩信率汉军与赵军作战,背靠河水排开阵势,置之死地而后生,决战取胜之战例。后以此典比喻后无退路,只有拼死进战以求生存。汉王刘邦派韩信和张耳率领汉兵数万攻打赵国(今河北地区)。赵王歇和主将陈馀,聚集二十

  • 角巾沾雨

    源见“林宗折巾”。谓冒雨。唐李益《九月十日雨中过张伯佳期柳镇未至以诗招之》:“唯有角巾沾雨至,手持残菊向西招。”

  • 杏花庄

    同“杏花村”。元康进之《李逵负荆》第一折:“你这杏花庄压尽他谢家楼,你与我便熟油般造下春醅酒。”元 贾仲明《一枝花.金童玉女传奇》曲:“垂阳院卖花人一声声叫过红楼,杏花庄题诗客一个个醉眠芳草。”【词语

  • 带箭鹤

    唐.薛用弱《集异记.徐佐卿》:“明皇天宝十三载,重阳日,猎於沙苑。云间有孤鹤徊翔焉。上亲御弧矢,一发而中。其鹤则带箭徐坠,将及地丈许,歘然矫翰,西南而逝……益州城有明月观焉,每有自称青城道士徐佐卿者,

  • 莫邪

    源见“干将莫邪”。古代良剑名。泛称宝剑、利剑。《史记.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世谓伯夷贪兮,谓盗跖廉;莫邪为顿(钝)兮,铅刀为銛。”【词语莫邪】   汉语大词典:莫邪

  • 庄子鼓盆

    庄子妻死鼓盆而歌的故事。鼓,击。盆,瓦盆。《庄子.至乐》:“庄子妻死,惠子吊之,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。惠子曰:‘与人居长,子老身死,不哭亦足矣,又鼓盆而歌,不亦甚乎?’庄子曰:‘不然,是其始死也,我独

  • 匏瓜徒悬

    《论语.阳货》:“子曰:‘……吾岂匏瓜也哉?焉能系而不食!’”佛肸(读bìxiē)派人来请孔子,孔子表示要去。但子路提出,夫子过去说过,对于曾做过坏事的人,君子就不该上其圈套。佛肸佔据中牟反叛,夫子为

  • 赋归欤

    《论语.公冶长》:“子在陈曰:‘归与,归与!’”后以“赋归欤”表示告归,辞官归里。唐储光羲《仲夏入园中东陂》诗:“此乡多隐逸,水陆见樵渔……且言重观国,当此赋归欤。”宋范成大《病起初见宾僚时上疏丐祠未

  • 鼓盆之忧

    同“鼓盆之戚”。明文徵明《致外舅》书:“又闻马湖公有鼓盆之忧,何其多故如此?”

  • 双娥解佩

    同“汉皋解佩”。唐白居易《酬刘和州戏赠》诗:“双娥解佩啼相送,五马鸣珂笑却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