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榆枋之见

榆枋之见

庄子.逍遥游》:“鹏之徙于南冥也,水击三千里,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……蜩与学鸠笑之曰:‘我决起而飞,枪榆枋,时则不至,而控于地而已矣,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?’……斥鴳笑之曰:‘彼且奚适也?我腾跃而上,不过数刃而下,翱翔蓬蒿之间,此亦飞之至也。’”后因以“榆枋之见”喻浅薄的见解。清 姜承烈《〈书影〉序》:“及从栎园先生游,始信人之才分相越,真非意量所及,愧予犹榆枋之见也。”


偏正 比喻浅薄无知的见解。语出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鹏之徙于南冥也,水击三千里,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……蜩与学鸠笑之曰:‘我决起而飞,抢榆枋,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,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?’”清·姜承烈《〈书影〉序》:“及从栎园先生游,始信人之才分相越,真非意量所及,愧予犹~也。”△贬义。用于无知。常用于自谦。→卑之无甚高论 ↔独到之见 独具只眼 高才远识 高才卓识


【词语榆枋之见】  成语:榆枋之见汉语词典:榆枋之见

猜你喜欢

  • 周南留滞

    《史记.太史公自序》:“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,而太史公(指司马谈)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,故发愤且卒。”后因以“周南留滞”为滞留某地而毫无建树之典。唐杜甫《寄韩谏议注》诗:“周南留滞古所惜,南极老人应寿昌

  • 甘棠召伯

    同“甘棠之臣”。宋秦观《喜迁莺》词:“鸾凤清标重睹,驷马高门须设。挥袂处,望甘棠召伯,教人凄咽。”

  • 蹇谔之风

    正直敢言的作风。刘备取荆州之后,率兵入蜀,庞统随行,多出奇策,刘备依其计诱斩刘璋手下猛将杨怀、高沛,引兵向成都,所过辄克。在涪大会诸将置酒作乐,并对庞统说:“今日之会,可说是很高兴了。”庞统却直言说:

  • 皋比

    源见“撤我虎皮”。古人坐虎皮讲学。后因以指讲席。皋比,虎皮。清王士禛《题施愚山〈卖船诗〉后》诗:“公独奋百世,皋比陈唐尧。”亦引申指传诵、讲习。姚华《曲海一勺》:“猥谈琐记,尚目录于缥缃;瞎话盲词,亦

  • 广陵琴

    同“广陵弦”。清赵翼《王梦楼挽诗》之二:“要是人间名士在,只今又作《广陵》琴。”

  • 付诸东流

    同“付之东流”。梁启超《再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》二:“问其所以异于彼辈者,则多藏此一片故纸于箧底而已,而前此勤劳贮蓄所得之结果,遂付诸东流。”戈茅《关于屈原》:“屈原的爱国主张终不得达,遂愤慨悲观,怀沙

  • 邵圃瓜

    同“邵平瓜”。元 赵孟?《玉山与郯九成自姑苏来吴兴僧可传邀余陪游弁山之黄龙洞》诗:“堪种茅山术,宜栽邵圃瓜。”

  • 拥彗先驱

    彗(huì惠):扫帚。此典指燕昭王拿着扫帚在前面清扫道路,礼待邹衍。后以此典比喻国君礼贤下士。邹衍(约前305年——前240年),齐国(都临淄,今山东淄博东北)人。阴阳家的代表人物。提出“五德终始”,

  • 一尘不染

    尘:佛教把外界的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称六尘。 染:沾染。 原意是指修行学道达到真性清净的很高境界,对外界世俗灰尘一点都不会沾染。 路振扬(?-1736年),长安(今陕西西安市)人。出身士卒,被提拔为

  • 神骓

    《史记》卷七《项羽本纪》:“(项王)骏马名雅,常骑之……乃谓亭长曰:‘吾知公长者。吾骑此马五岁,所当无敌,尝一日行千里,不忍杀之,以赐公。’……乃自刎而死。”秦末楚人项羽有骏马名骓,日行千里,转战南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