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衣锦还乡”。唐宋之问《送姚侍御出使江东》诗:“饮水朝受命,衣锦昼还乡。”
源见“乘龙出鼎湖”。指帝王去世。宋刘克庄《水龙吟》词:“已被昭阳人妒,更那堪、鼎成龙去。”并列 指帝王逝世。语本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君
源见“留侯借箸”。指出谋划策。宋王阮《上九江唐舍人五十韵》:“增重依莲幕,尤烦借箸筹。”【词语借箸筹】 成语:借箸筹
穷鸟:无处栖身的鸟。无处栖身的鸟投入人的怀抱。比喻在处境极其困难时投靠别人。邴原,字根炬,北海朱虚(今山东临朐)人。少以节操著称,黄巾起义时避居辽东,后得归,为曹操司空椽,署丞相征事。黄巾大起义时,邴
源见“隆准”。借指帝王。元王恽《西池幸遇》诗:“射殿风清巳午间,曳裾挟策拜隆颜。”【词语隆颜】 汉语大词典:隆颜
《淮南子.氾论训》:“夫牛蹄之涔,不能生鳣鲔。”高诱注:“涔,雨水也,满牛蹄迹中,言其小也。”后因以“蹄涔”指容量、体积等微小。晋郭璞《注〈山海经〉叙》:“蹄涔之游,无以知绛虬之腾。”清焦袁熹《经生歌
源见“陶潜柳”。形容闲适清幽的环境。宋张九成《拟归田园》诗之二:“门前草三径,堂下柳五株。”
同“子敬琴亡”。唐戴叔伦《吊畅当》诗:“徒闻子敬遗琴在,不见相如驷马归。”
翻着眼睛不认人,比喻忽然变脸。唐代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一旦临小利害,仅如毛发比,反眼若不相识,落陷阱,不一引手救,反挤之,又下石焉者,皆是也。”连动 翻脸不认人。宋·洪《盘洲文集·
源见“鹿走姑苏台”。喻指政治腐败,国家危亡。宋高似孙《松江蟹舍赋》:“忘越矢之倏西,叹麋台之交芜。”【词语麋台】 汉语大词典:麋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