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林蕴磨颈

林蕴磨颈

林蕴,人名;磨颈,用凶器磨颈部进行威胁。后作为尽忠报国的典故。出自唐林蕴事迹。林蕴字复梦,泉州莆田人,生卒年月不详。贞元年间曾在西川节度使韦皋手下任推官。元和元年(806年)西川节度副使、知节度使刘闢反,林蕴劝阻之,不听。后林蕴又写信劝谏。刘闻便要将他杀死。临刑时林蕴大呼道:“古人说:‘危邦不入,乱邦不居’,能死是我的荣幸!”刘闻惜其耿直,又悄悄让行刑者抽剑磨其颈来威吓他。林蕴则怒骂道:“要杀就快杀,我的脖子又不是磨刀石!”刘闢看到无法使他屈服,便将他释放了。

【出典】:

新唐书》卷200《儒学下·林蕴传》5719页:“刘闢反,蕴晓以逆顺,不听。复遗书切谏,闢怒,械于狱,且杀之,将就刑,大呼曰:‘危邦不入,乱邦不居,得死为幸矣!’闢惜其直,阴戒刑人抽剑磨其颈,以胁服之。蕴叱曰:‘死即死,我项岂顽奴砥石邪?’闢知不可服,舍之,斥为唐昌尉。及闻败,蕴名重京师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凿坯而遁

    同“凿坏而遁”。唐元结《问进士》:“何人凿坯而遁?何人终日扫门?”见“凿坏而遁”。【词语凿坯而遁】  成语:凿坯而遁汉语大词典:凿坯而遁

  • 三告投杼

    源见“曾参杀人”。谓谣言数传能使人信而转疑。鲁迅《书信集.致荆有麟》:“然而三告投杼,贤母生疑。千夫所指,无疾而死。”偏正 比喻流言数传会使不信者转为相信。语本《战国策·秦策二》:“昔者曾子处费,费人

  • 吹毛索瘢

    同“吹毛求疵”。清 邹弢《三借庐笔谈.杨文乾》:“田(田文镜)以为讪己,愈恶之,每见嗔喝,吹毛索瘢。”见“吹毛求疵”。清·邹弢《三借庐笔谈·杨文乾》:“田(田文镜)以为讪己,愈恶之,每见嗔喝,~。”【

  • 卒岁无褐

    《诗经.豳风.七月》:“无衣无褐,何以卒岁!”东汉.郑玄笺:“褐,毛布也;卒,终也。”“褐”指粗布。《诗经》中以“无衣无褐,何以卒岁”感叹生活的困难。后用为咏生活贫困之典。唐.韦庄《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

  • 洪崖

    源见“拍洪崖肩”。泛指仙人。唐骆宾王《对策文三道》:“至夫滕公长往,佳城开白日之征;洪崖不归,曾丘控紫云之盖。”【词语洪崖】   汉语大词典:洪崖

  • 不鼓不成列

    不鼓:不击鼓进攻。不成列:没有列成阵势。 不向尚未摆好阵势的敌人发动攻击。语出《左传.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(宋襄)公曰:‘君子不重伤,不禽二毛。古之为军也,不以阻隘也。寡人虽亡国之余,不鼓不成列’”《

  • 嗣产

    《左传.襄公三十年》:“我有子弟,子产诲之。我有田畴,子产殖之。子产而死,谁其嗣之?”杜预注:“嗣,续也。”后因以“嗣产”为颂美官吏能继承前贤事业之典。元袁桷《播州宣抚杨资德》诗:“客有依刘感,人传嗣

  • 红叶字

    同“红叶诗”。宋晁端礼《蓦山溪》词之二:“绮窗深处,还解忆人无?碧云辞,红叶字,曾仗东风寄。”

  • 以蠡测海

    源见“管窥蠡测”。谓以瓢量海水。比喻以浅陋之见揣度事物。《三国志.王脩传》“百姓称之”裴松之注引三国 魏鱼豢《魏略》:“孤之精诚,足以达君,君之察孤,足以不疑。但恐傍人浅见,以蠡测海,为蛇画足,将言前

  • 铁杵磨针

    《潜确类书》卷六十:“李白少读书,未成,弃去。道逢老妪磨杵,白问其故。曰:‘欲作针。’白感其言,遂卒业。”后世谚语“若要功夫深,铁杵磨成针。”即本此事。后常以此勉励人刻苦用功,贵在坚持,只要有恒心,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