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望穿秋水

望穿秋水

晋.葛洪《西京杂记》:“卓文君姣好,眉如远山,目如秋水。”

唐.白居易《寄微之》诗:“白头吟处变,青眼望中穿。”

元.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三本第二折:“望穿他盈盈秋水,蹙(cù)损他淡淡眉山。”

秋水明净澄澈,用以比眼睛。望穿秋水用以形容对异地亲人的殷切盼望。

清.蒲松龄《聊斋志异.凤阳士人》:“望穿秋水,不见还家,潸潸泪似麻。”


述宾 眼睛都要望穿了。形容殷切盼望。语本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3本2折:“你若不去啊,望穿他盈盈秋水,蹙损他淡淡春山”。《聊斋志异·凤阳士人》:“~,不见还家,潸潸泪似麻。”△多用于描写盼望之语。→望眼欲穿


望穿秋水”形容热切盼望却久候不至的神情与心态,犹言 “望眼欲穿”。

“秋水”指什么呢? 为什么说 “望穿”呢?

“秋水”,这里不是指自然界秋天里的水,而是代指美女的眼睛。人们把秋水比喻清澈的眼波,如袁桷 《题美人图》: “望幸眸凝秋水,倚愁眉簇春山。”像秋水般清澈明亮的眼波又谓之 “秋波”,如言 “秋波传情”、“暗送秋波”,即谓眉目传情之意。“波”即指眼神。

“秋水”、“秋波”皆喻美目而言。“望穿秋水”即言 “望穿了眼睛 ( 望眼欲穿) ”之意。有首歌词有一段唱道: “望穿秋水,不见伊人的倩影。更残漏尽,孤雁两三声。往日的温情,只换得眼前的凄清。梦魂无所依,空有泪沾襟……”其渴望思至之情溢于言表。“望穿秋水”那种热切、巴望、焦虑、祈愿等复杂难言的心态神情,不是一般人所能亲历或理解的。


【词语望穿秋水】  成语:望穿秋水汉语词典:望穿秋水

猜你喜欢

  • 巢幕险

    源见“燕巢于幕”。指旦夕将至的危险。唐韩偓《感事三十四韵》:“畏闻巢幕险,宁寤积薪然?”

  • 海田枯

    源见“沧海桑田”。指酷旱。明高启《赠步炼师祷雨》诗:“人间又见海田枯,十丈黄尘没城郭。”

  • 疑蛇

    源见“杯弓蛇影”。借指引起疑虑之事。北周庾信《周大将军赵公墓志铭》:“盗乌悬察,疑蛇立辨。”【词语疑蛇】   汉语大词典:疑蛇

  • 离朱

    源见“离朱之明”。指传说中视力极强的人。明王衡《郁轮袍》七折:“如今末劫浇薄,世上人只为功名一事,颠倒倒颠的瞎眼人,强做离朱。”【词语离朱】   汉语大词典:离朱

  • 猗卓

    源见“陶白之资”。又《史记.货殖列传》载:卓氏以铁山鼓铸大富。借指富户。明徐复祚《一文钱》一出:“小生又百道经营,千方省俭,遂至财帛如山,门庭如市,陶 白难称独步,猗 卓甘拜下风。”【词语猗卓】   

  • 终而复始

    见“周而复始”条。见“周而复始”。《孙子·兵势第五》:“~,日月是也。死而更生,四时是也。”【词语终而复始】  成语:终而复始汉语大词典:终而复始

  • 水仙

    唐司马承祯《天隐子.神解八》:“在天曰天仙,在地曰地仙,在水曰水仙。”后因以“水仙”谓水中之仙,亦称美女。宋徐积《堪画看》词:“深浪里,乱云边,只有逍遥是水仙。”宋苏轼《浣溪沙.赠闾丘朝仪时还徐州》词

  • 棣华

    《诗经.小雅.常棣》:“常棣之华,鄂不韡韡。凡今之人,莫如兄弟。”东汉.郑玄笺:“承华者曰鄂。不,当作拊。拊,鄂足也。鄂足得华之光明则韡韡然盛兴者,喻弟以敬事兄,兄以荣覆弟,思义之显亦韡韡然。”《诗.

  • 南风死声

    源见“南风不竞”。比喻争战中一方力量衰弱,已成失败之势。北周庾信《拟咏怀》之十一:“楚歌饶恨曲,南风多死声。眼前一杯酒,谁论身后名?”

  • 楼护唇舌

    同“君卿唇舌”。南朝 梁刘勰《文心雕龙.论说》:“杜钦文辨,楼护唇舌。颉颃万乘之阶,抵嘘公卿之席。”【词语楼护唇舌】   汉语大词典:楼护唇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