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景行行止

猜你喜欢

  • 稚子

    本义为小儿;又喻指笋或作笋的别名。唐代杜甫《漫兴》诗:“竹根稚子无人见,沙上凫雏傍母眠。”宋代姚宽《西溪丛语》:“杜牧之诗:‘小莲娃欲语,幽笋稚相携。’言笋如稚子,与‘竹根稚子’同意。”《事物异名录.

  • 芙蓉裳

    《楚辞.离骚》:“制芰荷以为衣兮,集芙蓉(荷花)以为裳。”以芙蓉为裳,是诗人屈原表达自己的志趣高洁,不同流合污的品行,后遂用为象征人的志行高洁的典故。宋.黄庭坚《赣上食莲有感》诗:“安得同袍子,归制芙

  • 死诸葛走生仲达

    《三国志.蜀书.诸葛亮传》裴松之注引《汉晋春秋》曰:“杨仪等整军而出,百姓奔告宣王(司马懿),宣王追焉。姜维令仪反旗鸣鼓,若将向宣王者,宣王乃退,不敢偪。於是仪结陈而去,入谷然后发丧。宣王之退也,百姓

  • 泰来否极

    源见“泰否”。谓事物发展到极端,就会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,坏事会变成好事。唐白居易《遣怀》诗:“乐往必悲生,泰来犹否极。”并列 “泰”、“否”皆《周易》卦名。泰吉否凶。谓事物发展到极端,就会转向相反的方

  • 春露秋霜

    307 ① 旧时谓子孙因感于时令于春秋二季祭祀祖先。《礼记.祭义》:“是故君子合诸天道,春禘秋尝。霜露既降,君子履之,必有凄怆之心,非其寒之谓也。春,雨露既濡,君子履之,必有怵惕之心,如将见之。”禘

  • 勿剪之欢

    《诗经.召南.甘棠》:“蔽芾(fèi)甘棠,勿剪勿伐,召伯所茇(bá休止于草舍中)。”原意是指周朝人民思慕召公奭(shì)的德行,互相勉励,不要剪伐召公曾在下面休憩过的那棵甘棠树。后以喻不遗弃友人的遗

  • 路人皆知

    源见“司马昭之心”。指人所共知的野心。清黄宗羲《御史余公墓志铭》:“尾大末强,路人皆知,不敢声扬,公独奋笔。”《野叟曝言》七二回:“秦桧之恶,路人皆知。”主谓 过路人个个都知道。比喻人所共知。语本《汉

  • 箫史

    同“萧史”。宋赵以夫《二郎神.次方时父送春》词:“我酌君斟,我词君唱,谁似卿卿箫史。”清李渔《慎鸾交.目许》:“却像要趁扁舟,入五湖,随箫史,归蓬岛。”【词语箫史】   汉语大词典:箫史

  • 枯鱼

    同“涸辙之鲋”。唐钱起《罢官后酬元校书见赠》诗:“宦名随落叶,生事感枯鱼。”【词语枯鱼】   汉语大词典:枯鱼

  • 渊塞

    亦作“塞渊”。诚实笃厚,识见远到。《诗.邶风.燕燕》:“仲氏任只,其心塞( ㄙㄜˋ sè 色)渊”。晋代袁宏《三国名臣序赞》:“公衡冲达,秉心渊塞。”公衡:黄权字。【词语渊塞】   汉语大词典: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