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月之食,无损于明
比喻不能因一时之过而全盘否定事物本身。公元前597年,晋楚两国大战于邲,晋师失败。主将荀林父请求将自己处死,晋景公打算同意。这时,晋大夫士渥浊劝阻道:“荀林父侍奉君王,在朝任职时想着为国尽忠,免职家居时也不忘纠正个人错误,是一个保卫国家的优秀人才,为什么要杀掉他呢?他这次打败仗,只不过象日月之蚀一样,是暂时过错,哪里有损他的巨大贡献呢?”晋景公听罢,即刻恢复了荀林父的职务。
【出典】:
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秋,晋师归。桓子请死,晋侯欲许之。士贞子谏曰:‘……林父之事君也,进思尽忠,退而补过,社稷之卫也,若之何杀之?夫其败也,如日月之食焉,何损于明?’晋侯使复其位。”
【例句】:
《论语·子张》:“君子之过也,如日月之食焉,过也,人皆见之;更也,人皆仰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