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既来之,则安之

既来之,则安之

来,原指招徕。即把远方的百姓招引到自己的国家里来。来了之后,就要把他们安顿好。后则形容如已到一个新环境,就要在那里安心地生活下去。春秋末年,鲁国执政大夫季孙氏打算向鲁国边境上的一个附庸小国颛臾用兵,以扩大自己地盘。季氏家臣冉有和子路向孔子报告了这件事并为季孙氏行动加以辩解。孔子立即对他们进行了批评,并说古代诸候和大夫都不怕财富少,而怕不平均,不怕穷而怕不安定。如果能做到这些,即使远方人不信服,也不用武力攻打,而是用仁义感化招徕他们,如果已来投奔,就要设法让他们安顿下来,现在你们作季氏家臣,不但不能使远方人民受感化而前来投奔,反而在内部掀起战争。我担心季氏所忧虑的不在于颛臾这个小国,却在宫廷之内啊!

【出典】:

论语·季氏》:“孔子曰:‘求!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。丘也闻有国有家者,不患寡而患不均,不患贫而患不安。盖均无贫,和无寡,安无倾。夫如是,故远人不服,则修文德以来之。既来之,则安之。今由与求也,相夫子,远人不服,而不能来也,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,而谋动干戈于邦内。吾恐季孙之忧,不在颛臾,而在萧墙之内也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元·吴昌龄《张大师》第一折:“你原来是桂花仙子……既来之,则安之。仙子请坐,容小生递一杯酒咱。仙子满饮此杯。”


其他 已经到了这里,就应该适应这里环境而安下心来。语出《论语·季氏》:“故远人不服,则修文德以来之,既来之,则安之。”高和《越轨诉讼》:“程石说~,干脆咱们都从头到脚从里到外清扫清扫,彻底轻松一下。”△多用于表示人的处事行为。↔挥之不去


【词语既来之,则安之】  成语:既来之,则安之汉语词典:既来之,则安之

猜你喜欢

  • 羿彀

    《庄子.德充符》:“游于羿之彀中。中央者,中地也,然而不中者,命也。”王先谦集解:“以羿彀喻刑网,言同居刑网之中,孰能自信无过,其不为刑网所加,亦命之偶值耳。”原指后羿的矢所能射及之处。后以比喻世间尘

  • 传书犬

    源见“黄耳传书”。喻传递书信者。寓思家之意。清陈维崧《满江红.咏雪叠韵八首》词之三:“传书犬,衔环雀,忠孝事,难忘却。”

  • 螭头载笔

    《新唐书.百官志二》:“其后复置起居舍人,分侍左右,秉笔随宰相入殿。若仗在紫宸内阁,则夹香案分立殿下,直第二螭首,和墨濡笔,皆即坳处,时号螭头。”因以“螭头载笔”表示史官侍值。明张居正《议处史职疏》:

  • 枕中丹

    同“枕中鸿宝”。《冷眼观》二四回:“若是文思迟钝的人,也不用念什么《文昌宝录》,服什么孔圣枕中丹。”【词语枕中丹】   汉语大词典:枕中丹

  • 拾牙慧

    同“拾人牙慧”。梁启超《新民说.论进步》:“大抵今日谈维新者有两种,其下焉者,则拾牙慧,赏虎皮,借此以为阶进之路。”【词语拾牙慧】   汉语大词典:拾牙慧

  • 深源咄咄

    源见“殷浩书空”。指殷浩遭贬而愤愤不平。深源,殷浩字。清洪亮吉《沁园春.喜赵味辛乞假归里即送之青州司马新任》词:“算阿奴碌碌,无惭令弟;深源咄咄,尚有佳儿。”

  • 天何言哉,四时行焉,百物生焉

    天何尝说话呢?但春夏秋冬四季照样运行,万物照样生长。 表示为政不在多言。语出《论语.阳货》:“子曰:天何言哉?四时行焉,百物生焉。”唐.宋璟《论修德刑疏》:“且君子耻言浮于行,故曰:‘予欲无言’。又

  • 呜呼哀哉尚飨

    呜呼:文言叹词。尚飨( ㄒㄧㄤˇ xiǎng ):亦作“尚享”,意思是希望死者来享用祭品。飨通“享”。 啊,悲哀呀!请享用祭品吧! 旧时祭文常用作结束语。语出唐.韩愈《祭十二郎文》:“呜呼,言有

  • 青照

    源见“青白眼”。谓另眼相看,格外照顾。清 黄六鸿《福惠全书.荐托》:“凡要路有相识,恳其致札所辖上司,以求青照。”【词语青照】   汉语大词典:青照

  • 不打不成相识

    打:交手,较量。 意谓不经过较量,彼此不能相互了解,就不能很好地结识。语出《水浒全传》三八回:“戴宗道:‘你两个今番却做个至交的兄弟。常言道:不打不成相识。’”《今古奇观.怀私怨狠仆告主》:“那吕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