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国志.魏书.王卫二刘傅传》“(嵇康)至景元中,坐事诛。”南朝.宋.裴松之注引《康别传》曰:“孙登谓康曰:‘君性烈而才儁,其能免乎?’称康临终之言曰:‘袁孝尼尝从吾学《广陵散》,吾每固之不与,《广陵
同“贾生赋鵩”。宋孙觌《西徐上梁文》:“已免贾生问鵩之尤,遂谐韩公见蝎之喜。”
《论语.季氏》:“孔子曰:‘……虎兕(sì雌犀牛)出于柙,龟玉毁于椟中,是谁之过与?’”孔子对弟子冉有和子路说:“老虎、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,龟壳、玉器在匣子里坏了,这是谁的过错?”孔子认为这是典守人的
源见“诗入鸡林”。谓诗文高妙,远播异国他方。清王士禛《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》诗:“诗句流播鸡林远,独愧文章替左司。”
源见“阮囊羞涩”。指贫困少钱财。柳亚子《追怀亡友赵伯先先烈》诗之二:“慷慨未酬子敬囷,艰危终累阮孚钱。”
源见“楚筵辞醴”。谓待客简慢。五代徐铉《和方泰州见寄》:“置醴筵空情岂尽,投湘文就思如凝。”
源见“弥天对”。形容高智而善于对答。五代齐己《寄岘山愿公》诗之一:“片言酬凿齿,半偈伏姚秦。”
《礼记.学记》:“幼者听而弗问,学不躐等也。”后以“躐学”指不按循序渐进的规律学习。宋黄庭坚《送吴彦归番阳》诗:“诸生厌晚成,躐学要侩驵。”【词语躐学】 汉语大词典:躐学
参见:济巨川
见〔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〕。述补 教诲人家从不厌倦。语出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子曰:‘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?’”朱自清《教育家夏丐尊先生》:“夏先生才真是一位~的教育家。”△褒义。用于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