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敢死之士

敢死之士

指李同向平原君赵胜建议,尽散家财,募集勇敢不怕死之人三千名,冲击围城的秦军。后以此典比喻勇敢不怕死的突破手和勇士。李同:本名李谈,因司马迁的父亲名司马谈。为避讳,改“谈”为“同”。李同的父亲是邯郸(今河北邯郸)城内管理官办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“传舍”官吏。秦军围困邯郸城,楚国、魏国答应分派解救赵国的救兵还没有到,秦军加紧围攻邯郸,邯郸快要守不住,平原君赵胜很是忧虑不安。这时,李同说:“邯郸的老百姓,用死人枯骨当柴烧,把儿女交换着吃,这可以说是万分危急了!”“现在您真能命令夫人以下人员编入士兵行列,分担一份守城劳动,把家里所有财物都犒赏战士,战士们正当忧愁痛苦时候,是容易赢得他们感戴的。”当时平原君听从了他的意见,得到敢死队员三千人。李同就和这三千人冲击围城的秦军,秦军被打后退三十里。正好遇着楚国和魏国的救兵来到,秦军于是就撤走了,邯郸又保存下来。李同战死,封他的父亲为李侯。此典又作“敢死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76《平原君虞卿列传》2369页:“李同曰:‘邯郸之民,炊骨易子而食,可谓急矣!”“今君诚能令夫人以下编于士卒之间,分功而作,家之所有尽散以飨(xiǎng想,通“饷”,犒赏)士,士方其危苦之时,易德耳。’于是平原君从之,得敢死之士三千人。李同遂与三千人赴秦军,秦军为之却三十里。亦会楚、魏救至,秦兵遂罢,邯郸复存。李同战死,封其父为李(地在今河南温县西南)侯。”

【例句】:

南朝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:“光武乃与敢死者三千人,从城西水上冲其中坚。”


偏正 敢,勇敢。士,士兵。为完成最艰巨的战斗任务,而不怕死的勇士。语出《史记·平原君列传》:“得敢死之士三千人。”[例]在革命战争年代牺牲的同志,他们并不是天生的~,而是爱国心所驱使。△用于描写勇敢无畏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指可掬

    参见:掬指

  • 柏堂

    北魏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.法云寺》:“河间王 琛最为豪首,常与高阳争衡,造文柏堂,形如徽音殿。置玉井金罐,以金五色绩为绳。妓女三百人,尽皆国色。”后因以“柏堂”为妓院的代称。清吴伟业《侠少》诗:“柳市博

  • 桃三李四

    种桃三年结实,种李四年结实。宋代陆佃《埤雅》卷十三:“谚曰:‘白头种桃。’又曰:“桃三李四,梅子十二。’言桃生三岁,便放花果,早于梅李,故首虽已白,其花子之利可待也。”【词语桃三李四】  成语:桃三李

  • 纶綍

    《礼记.缁衣》:“王言如丝,其出如纶。王言如纶,其出如綍。”郑玄注:“言言出弥大也。”孔颖达疏:“‘王言如纶,其出如綍’者,亦言渐大,出如綍也。綍,又大于纶。”按,綍,同“绋”,大绳索。后因以“纶綍”

  • 生则同衾,死则共穴

    同衾:谓同被而寝。穴:墓穴。 活的时候就同床共被,死了以后就合葬一墓。 形容夫妻相爱之坚。语出《诗.王风.大车》:“谷则异室,死则同穴。”后多引作〔生则同衾,死则共穴〕。元.白朴《墙头马上》三折:

  • 芒刺在背

    芒刺,草木茎叶、果壳上的小刺。芒刺扎在人的后背,比喻人的心情畏忌不安。典出《汉书·霍光传》。霍光(?-前68年),字子孟,河东平阳(今山西临汾西南)人,西汉大臣。霍光是骠骑大将军霍去病的异母弟。武帝时

  • 秦晋之盟

    同“秦晋之好”。《聊斋志异.小梅》:“年伯黄先生,位尊德重,求使主秦 晋之盟,则唯命是听。”【词语秦晋之盟】  成语:秦晋之盟汉语大词典:秦晋之盟

  • 卜式羊肥

    《汉书.卜式传》:“卜式,河南人也。以田畜为事。……初式不愿为郎,上(汉武帝)曰:‘吾有羊在上林中(上林,即指上林苑),欲令子牧之。’式既为郎,布衣草蹻而牧羊。岁余,羊肥息(息,繁衍)。上过其羊所,善

  • 五色彩毫

    同“五色笔”。唐黄滔《喜侯舍人蜀中新命》诗之一:“五色彩毫裁凤诏,九重天子豁龙颜。”

  • 挂弧门首

    同“悬弧射矢”。宋程大昌《感皇恩.生朝》词:“七十有三番,挂弧门首,此事从来信希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