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教猱升木

教猱升木

《诗.小雅.角弓》:“毋教猱升木,如涂涂附。”毛传:“猱,猿属;涂,泥;附,著也。”后以“教猱升木”比喻教唆人为恶。清陈天华《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》:“今以政府为不可少,干涉为不可无也,彼乃变易面目,阴济其私,是无异教猱升木,助为虐也。”


兼语 教猴子爬树。比喻唆使坏人做坏事。清·罗安《珥笔民》:“一部律例烂胸中,兴讼起狱巧罗织。~无不为,谈幻诪张乱曲直。”※猱,不读作róu。△贬义。多用于写教唆,怂恿他人做坏事。


【词语教猱升木】  成语:教猱升木汉语词典:教猱升木

猜你喜欢

  • 江皋珮解

    同“汉皋解佩”。清严元照《清平乐.题米楼画兰石小幅》词:“一自江皋珮解,相思直到而今。”

  • 庭闱

    旧称父母居住之地。也借以称父母。唐代杜甫《送韩十四江东省觐》诗:“我已无家寻弟妹,君今何处访庭闱?”【词语庭闱】   汉语大词典:庭闱

  • 鬼魅伎俩

    同“鬼蜮伎俩”。《歧路灯》九五回:“这些衙役鬼魅伎俩,千人一状,原也不必挂齿。”见“鬼蜮伎俩”。《歧路灯》95回:“这些衙役~,千人一状,原也不必挂齿。”【词语鬼魅伎俩】  成语:鬼魅伎俩汉语大词典:

  • 廉颇老

    源见“廉颇善饭”。慨叹将军虽然报国心切,但未得知遇。宋辛弃疾《永遇乐.京口北固亭怀古》词:“凭谁问:廉颇老矣,尚能饭否?”

  • 乌骓不逝

    源见“虞歌诀别”。慨叹英雄末路,无可奈何,心情悲凉,遗恨无穷。元白朴《秋色横空.赋虞美人草》曲:“当时夜闻楚歌,叹乌骓不逝,恨满山河。”

  • 太公钓鱼,愿者上钩

    同“太公钓”。毛泽东《别了,司徒雷登》:“美国人在北平,在天津,在上海,都洒了些救济粉,看一看什么人愿意弯腰拾起来。太公钓鱼,愿者上钩。嗟来之食,吃下肚子要痛的。”其他 太公,指周初开国大臣姜子牙,封

  • 祭獭

    源见“獭祭鱼”。比喻文中罗列或堆砌辞藻。清钱谦益《〈艺林汇考〉序》:“勤学有食跖之能,临文无祭獭之瘁。”【词语祭獭】   汉语大词典:祭獭

  • 圣人忘情

    参见:太上忘情主谓 品德高尚的圣人,在感情上放得下。〔例〕毛泽东~,虽然失去了儿子,仍无失态,既瞒着儿媳,又处理国家大事。△用于描写人物。【词语圣人忘情】  成语:圣人忘情汉语大词典:圣人忘情

  • 千夫指

    《汉书.王嘉传》:“里谚曰:‘千人所指,无病而死。’臣常为之寒心。”“千夫指”就是从“千人所指”演变紧缩而成。千夫,是指很多人,千是虚指多数。“千夫指”,是指被众人所指斥责骂的人,即是人民所痛恨的坏人

  • 欧阳井

    参见:六一泉